一天一夜 等來最壞的消息
非法采礦屢禁不止;當地政府多次重拳整治,一年不到還是出了事
礦洞外焦急等待的家屬
閩南網6月29日訊 龍巖永定文東村,已關閉的無證煤礦礦洞外,每次有人帶回消息,家屬們便一擁而上,他們在期待好消息。
漫長的一天一夜,揪心,焦急,無可奈何。卻偏偏,等來了最壞的消息。
等待的人群里,不時傳來壓抑的哭泣聲。
遇難的9人,幾乎都是親友們口中的“家中頂梁柱”,有些人瞞著孩子,有些人瞞著老人??上У纳?,總有一天瞞不下去。
永定區作為龍巖市煤礦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非法采礦現象一直屢禁不止。冒死一搏的,不僅是煤洞老板,為生活所迫的礦工也在其中,“去正規的煤礦也不代表不會出事,干這行總是有風險”。
無證開采,非法采礦,該怎么監管?9條生命的消失,希望不要僅僅成為意外事故里的一個數據,該怎么各司其職將風險降到最低,是時候好好深思。
家屬
報平安的電話,再不會響起
昨日上午,礦工曾水平的妻子和家人從江西瑞金坐火車趕到培豐。
曾水平今年43歲,從事煤礦作業10多年了,今年年后開始到事發煤洞作業。他的妻子說,丈夫每天下午5點多下班,會習慣性給家里打個電話報平安,但前天卻遲遲沒有接到這通電話。晚上7點多,她給丈夫打電話,但沒人接,“我還以為他加班還沒回家。”
直到昨天凌晨3點,家里人接到老鄉打來的電話,才知道煤礦出事了。“他是家里的主要經濟來源,每個月三四千的收入,大半都寄回家,家里三個孩子都還瞞著。”曾水平的堂弟說,當天曾水平是頂其他工人的缺,誰知碰到了意外。
“等他平安出來,就讓他回家,就算隨便做點小工,錢少賺點也行,最重要的是人平安。”焦急的等待中,妻子緊握雙手,哽咽了。
可偏偏,等來了最壞的消息。
端午才復工,4個孩子沒了爹
據悉,在事發煤礦工作的礦工,大多來自江西,都是從今年開始來到這個礦洞工作。
45歲的何鴻旗是江西贛縣人,同樣有著10多年的煤礦作業經驗。何鴻旗的表弟李先生說,前晚10點多,家人接到工友的電話,知道何鴻旗出事了,第二天一早就坐火車趕來。
“表哥家有4個孩子,大女兒今年剛高考完,最小的兒子才剛小學畢業,他是家里的頂梁柱。”李先生說,表哥今年開始在這個礦洞工作,一個多月前,礦洞曾經發生意外而停工,何鴻旗也因此回家休息,直到端午之后才回來復工,事發那會兒是下井抽水、維修設備。
一名家屬被扶到礦洞外
妻子無助追問 還有希望嗎
昨日下午3點多,曾月華獨自來到現場。
她的丈夫王圣偉也被困在礦里。曾月華說,他們是江西于都人,“昨天上午,以前的一個工友想找我丈夫問有沒有活干,但打電話給他沒接,隨后打電話給另一個工友,才知道出了事。”
曾月華在泉州一工廠打工,連假也沒請就坐上了往龍巖的動車。“一個月前,礦井就曾出現意外,也是空氣不好,有三四個人送醫,不過后來都沒事了。”
他們有3個孩子,讀高一的二兒子已經知道,昨日考完試后便會前往培豐,采訪中,曾月華一直追問身邊的人,“你們告訴我,事情到底多嚴重,還有希望嗎,我要不要叫家里人過來?”
調查
重拳整治 非法采礦屢禁不止
龍巖礦區主要集中在新羅區和永定區兩地,其中以煤礦、石灰石和鐵礦為主。據知情人士透露,盡管近年來龍巖市各級政府加大了打擊力度,但非法采礦卻屢禁不止。
去年9月,龍巖市永定區開展了“六打六治”打非治違專項行動,對無證礦、非法礦進行嚴厲打擊、徹底關閉。“本次打非治違專項行動取得了顯著成效,共摧毀了7臺生產設備,洞口40個,工棚16座,摧毀煤臺56個,面積達3172平方米。”永定區國土局局長馬榮添接受媒體采訪時稱。
當時聯合執法人員對高陂、培豐、龍潭等6個產煤鄉鎮的非法礦進行拉網式排查,出動執法人員700多人次。執法人員對無證礦點搗毀生產設備、填平洞口、勸離人員、切斷水電、搗毀生活設施、鏟平煤臺、拆除員工宿舍,追查火工來源,對構成犯罪的非法礦主發布通緝,目標是對無證礦關閉率達100%。
不過一年未到,培豐鎮文東村就發生了這起非法采礦造成人員死亡事故。
利益驅使 為賭前景冒死一搏
據知情人士介紹,這些礦洞很大程度上是歷史遺留問題。“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各個生產隊都可以挖礦,那時候幾乎每個村莊都有好幾個甚至幾十個礦洞,當時稱作集體礦,前些年這些礦大部分已經被炸封了。”本次事發的礦洞原為國有礦,此前基本處在停產狀態,計劃今年9月關停,“因為國有礦關停需要走程序”,永定區常務副區長姜林芬稱。
來自江西的礦工陳工(化名)稱,近幾年,煤炭價格持續下滑,加上政府持續打擊,非法采礦的情況相比以前已經少了很多,“以前單培豐鎮就有礦工四五千人,現在僅有1000來人”,而文東村這個礦因為優質煤炭還有一些,所以老板也不愿意放棄。
陳工算了一筆賬,該礦每天產出煤炭約30噸,目前每噸價格約300來元,也就是每天收入約1萬元,礦工約20名,每人每天工資約250元,單礦工這塊的支出約5萬元,還有其他雜工、電費等支出,其實并不算暴利,“老板如果停下來,礦洞會積水、設備老化,等煤炭價格回升了,再開工成本會很高,所以大家都賭一把。”
打起游擊 干部包片區也難管
姜林芬稱,盡管政府堅決打擊無證非法采礦,但是受利益驅使,非法分子打起游擊,干部包片區巡查也不好管。
“我們實行片區考核,而且此前還處理過一些干部”,他稱,本月18日,執法人員查封了事發煤礦,但之后他們又繼續偷挖,“這些工人白天睡覺,晚上干活,干部白天巡查很難發現問題”,姜林芬稱,永定區礦洞基本分布在山野里,范圍廣,有時候防不勝防。
在利益面前冒死一搏的不僅是煤洞老板,還有礦工。海都記者現場采訪了這些參與非法采礦的礦工。來自龍巖上杭的李工(化名)有近10年的非法采礦經歷,“去正規的煤礦也不代表不會出事,干這行總是有風險”,李工說,正規煤礦的條條框框比較多,“比如違反抽煙規定,就要罰款,工資又相對較低,很多礦工更愿意到無證的小礦上班”。
李工的說法在現場得到數位非法采礦礦工的認同。(海都記者 簡偉雄 戴敏 蘇禹成 梁政 戴江海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