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永不褪色的記憶
保護1 古田會議會址
古田會議舊址
原為廖氏宗祠,又名萬源祠,始建于1848年,坐東朝西,磚木結構,有庭院、前后廳和左右廂房,建筑面積826平方米,占地總面積20000多平方米,建構完美,飛檐翹角,橫梁、天花板上彩繪了龍鳳呈祥以及三國演義故事情節,辛亥革命后,改為和聲小學。
1929年5月,紅四軍進駐古田開展土地革命斗爭,把和聲小學改名為曙光小學。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毛澤東、朱德、陳毅等人在此領導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會上通過了毛澤東起草的《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決議案》,又稱《古田會議決議》。
1961年3月,古田會議會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年來,我市啟動了古田會議舊址群保護工程,古田會議會址得到進一步修繕保護。
保護2 古田會議紀念館
古田會議紀念館
籌建于1964年3月,1965年12月正式對外開放,管轄13處文物保護單位,館藏文物2萬多件,珍貴文物2000多件。
今年上半年,古田會議紀念館再一次啟動了改版工作,此次改版在2004年、2009年改版的基礎上有了進一步提升,吸收了黨史、軍史、革命史的最新研究成果,站位更高,內容更豐富,改版后的展覽進一步凸顯了“古田會議——黨和軍隊建設史上的里程碑”這一主題,利用人的“黃金視線”,將展板、展墻、展柜和諧交融,還充分借助陽光、空氣和周邊景色,營造了移步易景的環境,文物、展板數量也翻了一番。
建館以來,古田會議紀念館共接待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劉云山等100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1600多萬國內外觀眾,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先后被授予“全國文化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十大優秀社會教育基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等多項殊榮。
保護3 古田會議舊址群
1961年3月,古田會議會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古田會議會址為核心的眾多革命舊址有機組成為古田會議舊址群,分布在上杭縣的古田鎮、蛟洋鎮和連城縣的新泉鎮。主要包括:
★中共紅四軍前委機關暨紅四軍政治部舊址——松蔭堂
★紅四軍司令部舊址——中興堂
★毛澤東《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寫作舊址——協成店
★中共閩西特委機關舊址——樹槐堂
★中共閩西特委培訓班舊址——鴻玉堂
★紅四軍軍醫處舊址——吉興堂
★紅四軍士兵委員會舊址——毓公祠
★紅軍哨所舊址——文光閣
★紅軍橋
保護4 毛主席紀念園
毛主席紀念園
2009年古田會議勝利召開80周年之際,在古田會議會址東北側選址建造此紀念園。它由9個休息平臺、151級臺階和漢白玉毛主席塑像組成。
毛主席紀念園的主體建筑是一尊漢白玉雕像,始雕于1969年,當時共雕了四尊,在福州五一廣場、臺江文化館,劉亞樓將軍的家鄉武平各有一尊,而這尊當年僅雕至粗坯,2000年為紀念古田會議召開80周年,原作者楊振榮老師繼續指導完成了雕刻工作,并于2009年6月6日安矗。主席園整體設計獨具匠心,寓含著毛主席重要生平和中國革命重要歷史。
保護5 蘇家坡主席洞
蘇家坡主席洞
樹槐堂旁的半山腰間有一天然巖洞——圳背巖洞。在蘇家坡指導中共閩西特委工作的毛澤東同志常到此休息和閱讀。解放后,蘇家坡人民才知道當年在此的“楊先生”居然就是人們敬愛的毛主席,因此都親切地稱此山洞為“主席洞”。
2006年6月,圳背巖洞被上杭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保護6 文昌閣
文昌閣
位于上杭縣蛟洋鎮蛟洋村,始建于清代乾隆六年(1741年),坐西朝東,由主閣、天后宮、五谷殿等組成,建筑面積920平方米,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
1929年6月,紅四軍黨的“七大”以后,毛澤東居住在文昌閣,并在周邊地區進行了大量的社會調查,積極探索黨、人民軍隊和根據地建設等問題。7月,毛澤東同譚震林、江華、蔡協民、曾志、賀子珍等代表紅四軍前委在文昌閣二樓出席并指導召開了中國共產黨閩西第一次代表大會。會議通過了《中共閩西第一次代表大會之政治決議案》,以及關于蘇維埃政權、土地問題、CY問題、婦女問題等多項決議案,為古田會議的順利召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06年5月,文昌閣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