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12月22日上午,從龍巖市兒童康復中心的單訓室里傳出稚嫩的讀書聲。“這是我們的醫生老師在教聾兒進行語言訓練。”康復中心副主任林峋介紹。
孩子在智能三維綜合訓練平臺上進行肌力訓練
對聾兒進行語訓只是康復中心進行兒童康復的業務之一。“以前在舊址因為條件受限,對聾兒進行語訓很難進行一對一的訓練,現在康復中心搬遷到新址,環境大幅改善,我們在四樓開設了多間單訓室,可對聾兒、孤獨癥患兒等進行一對一的訓練。”林峋告訴記者,另外還設有ADL(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室、感統訓練室、多感官室、理療室、針灸室、推拿室等,功能一應俱全。
在ADL室,醫生老師訓練患兒拉拉鏈、扣扣子等基本生活能力
為了讓殘疾兒童得到更有效康復,今年來,市殘聯、民政等部門依托龍巖市慈愛康復中心,加強市兒童康復中心的軟硬件建設,遷址新羅區蓮東新陂活動中心,新增投入300多萬元,購置了一批國內先進康復設備,如價值60余萬元的智能三維綜合訓練平臺,可對兒童感覺統合失調、平衡功能等進行訓練,為省內唯一裝備;已采購的價值60多萬元的多感官設備,能更好地幫助孤獨癥、智力障礙患兒有效進行治療。
據市殘聯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更新升級后的市兒童康復中心融醫療、康復、特殊教育、行為矯治為一體,按國際化兒童康復模式管理運營,是目前閩粵贛三省交界區最具規模、接納功能障礙兒童訓練最多的專業兒童康復機構,可長期訓練及住院兒童800余人,該中心2014年獲福建省政府扶殘助殘先進集體稱號。
記者在康復中心采訪,仿佛置身于一所幼兒園,藍、綠、粉、白是裝修的主色調。“以前的康復中心很小,我們家長陪孩子過來做康復常常連椅子都沒得坐,現在搬到新址環境好太多了,孩子都很樂意來,它更像孩子們的康復療育樂園。” 陪女兒進行康復訓練的小邱高興地說。(記者 傅曉君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