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十二五’時期持續較快發展,連城工業化、城鎮化進入加速發展階段,發展環境不斷優化,資源紅利、生態紅利、改革紅利加速釋放,后發優勢進一步突顯,未來發展大有可為。”
12月10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連城縣委書記林英健如數家珍地介紹了發展“家底”,并清晰道出了“十三五”發展目標思路:精準發力,激活動能,加快旅游、教育、文化、生態“四個強縣”和美麗連城建設,全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突圍突破、提升進位,確保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創新求突破 培育壯大產業支撐
經濟要發展,產業是支撐。過去幾年,連城縣堅持“無中生有、有中生新”,抓龍頭、鑄鏈條、建集群,初步形成了“321”產業格局(即旅游、現代農業、光電新材料三大主導產業,礦產冶金、精細化工兩大傳統產業,現代服務業)。
在林英健布局的工作盤子里,產業轉型升級是重中之重,“要持續發展壯大優勢主導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走出一條具有連城特色的產業轉型升級新路子。”林英健重點介紹了“十三五”期間如何著力打造三大百億級產業——
光電新材料是連城“無中生有”的新興產業,目前實現30%以上的年稅收增長速度。接下來將重點圍繞建設全國重要的藍寶石全產業鏈基地、全國領先的超量子LED照明研發生產基地、我國南方重要的新型顯示研發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隔熱保溫新材料研發生產基地“四個基地”,大力扶持鑫晶剛玉、晶誠光電等龍頭企業發展壯大,加快海峽光電研究院等創新平臺建設,實現產業集群化、中高端化發展。
作為連城閃亮“名片”的旅游業,今年預計接待游客570萬人次,旅游收入27.1億元,分別增長14%以上。“十三五”期間,將著力打造百億級“旅游+”產業板塊,推動冠豸山成功申報世界地質公園和國家5A級旅游景區、賴源溶洞等4個景區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同時大力拓寬旅游宣傳營銷渠道,加速提升旅游品牌,推動連城觀光型旅游向休閑度假旅游“華麗轉身”,打造國際知名旅游目的地。
農業產業是連城的傳統優勢產業。未來要圍繞打造“世界地瓜之都”、“海西硒都”,突出地瓜產業這一龍頭,讓連城特色農產品穿上“硒裝”,積極推進省級農民創業園、萬畝現代農業示范園、食品加工園區建設,重點推進地瓜干、白鴨、鐵皮石斛、紅衣花生、竹制品等深加工項目,推動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化、基地化發展。
此外,“十三五”時期,連城還將全力推進礦產冶金和精細化工兩大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等,著力打造連城產業升級版。
協調促發展 傾力建設美麗連城
“城鎮化是我縣發展的薄弱環節,在推動產業發展突圍突破的同時,還要著力城鄉發展的突圍突破。”林英健表示,連城將構建以縣城為核心、以中心鎮為紐帶、以美麗鄉村為基礎的城鄉一體化發展格局。
“中心城市關鍵要提升功能。”林英健介紹說,連城將發揮“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山水呼應、城景交融”的獨特優勢,圍繞打造國際山水旅游度假城市,推進城市“北進西拓、適度東移”,重點推進中心城區、北部新城、旅游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四大板塊建設,加快完善城市干道和城市路網建設,啟動浦建龍梅鐵路連城站組團規劃建設,拉開城市發展框架,全面提升城市功能。
城市發展的同時要統籌推進中心鎮和美麗鄉村建設。林英健認為,連城要扎實推進國家重點小城鎮、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和新型城鎮化“小城市”培育試點工作,加強培田古民居等歷史文化名鄉、名村和傳統村落的保護與開發,挖掘提升城鄉文化內涵。
“推動發展,根本目的是改善和保障民生。”林英健說,連城正在加緊完善教育、醫療等基礎設施,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同時,抓住《長連武扶貧開發試驗區發展規劃》獲批的有利契機,全力脫貧攻堅,讓人民群眾擁有更多的獲得感、更強的幸福感。(記者 范啟麟 林阿玲 池銀花 通訊員 黃水林 李紹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