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汀、連城、武平三縣是我市的三個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其構成的區域是閩西原中央蘇區的核心區域,也是我省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和扶貧開發工作重點地區之一。
記者從九三學社龍巖市委了解到,近年來,為推進該區域的扶貧開發工作,我市積極謀劃設立長(?。┻B(城)武(平)扶貧開發試驗區(以下稱試驗區),為此從2013年開始啟動規劃編制《長(?。┻B(城)武(平)扶貧開發試驗區發展規劃(2015-2020年)》(以下稱《規劃》),并歷經兩年反復研究論證、修改完善。
今年《規劃》正式獲得省政府批復同意,這為試驗區建設打通了向上爭取支持的“綠色通道”。
發展現狀:
經濟發展較快 仍存在問題
記者從市蘇區辦了解到,試驗區范圍為長汀、連城、武平三縣所轄行政區域,陸域面積8308平方公里,2014年末總人口106萬人,地區生產總值432億元。其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扶貧開發取得顯著成效,并成為閩粵贛邊界地區和全國革命老區集中連片生態扶貧開發的示范區。
據介紹,試驗區雖然有著經濟增長較快、區位條件優越、生態地位重要、特色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等優勢,但由于底子薄,依然存在著總體發展水平偏低,與我省平均水平相差較大;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瓶頸制約嚴重;水土流失仍較嚴重,生態環境整體脆弱;產業發展粗放,集聚度低;體制機制制約明顯,對內對外開放程度不高等問題,支持試驗區振興發展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規劃空間結構:
一帶兩軸、三組團、多支點
據介紹,試驗區的空間結構在總體上,依托機場、鐵路、高速公路、國省干線等通道,以長汀古城鎮—策武鎮—濯田鎮—武平平川鎮—十方鎮—巖前鎮為左軸,以長汀河田鎮—連城文亨鎮—朋口鎮—新泉鎮—廟前鎮為右軸,打造特色鮮明、產業集聚有序、鏈條完整的生態經濟帶。
而長汀、連城、武平三縣在分別以汀州鎮、蓮峰鎮、平川鎮為中心形成三大組團,依托境內工業園區加快發展優勢特色產業的同時,重點發展宜居宜業的濯田、朋口、十方等中心鎮,推行新型城鎮化,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因地制宜發展配套加工、農產品加工和文化旅游等特色產業,促進農民就近就業,探索對吸納人口多、經濟實力強的鎮賦予同人口和經濟規模相適應的管理權,使之成為試驗區扶貧攻堅與城鄉協調發展的戰略支點。
試驗區建設意義:
有利于我市加快脫貧致富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重點在農村,難點在貧困地區,關鍵之舉在于扶貧開發,長汀、連城、武平三縣作為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是我市扶貧開發工作的“重頭戲”。
將長連武三縣列為扶貧開發試驗區進行建設,有利于增強發展活力,改善發展環境,促進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對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扶貧對象整體脫貧致富,確保與全省同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也能起到極大作用,同時能夠鞏固并推廣南方紅壤區水土流失治理與集體林權改革經驗,構筑我省生態安全重要屏障,促進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這既有助于我市實現“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也能夠為新階段革命老區和全國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扶貧攻堅探索經驗、提供示范。(記者 張梓睿 羅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