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我市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這是對我市今年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肯定,如今,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過程中,我市將迎來獲得提名后的第一次“國考”,我們是否已經準備好了呢?
金雞路與曹溪路交匯處的路口邊上,一排販賣水果的流動攤販
流動攤販管理:
一場難打的“游擊戰”
流動攤販是市容管理的一大痼疾,其流動性使得對它的監管就像是在打一場“游擊戰”,管理者到東,小攤小販們或挑或推,又或是駕駛著三輪摩托、小面包,向西進行轉移。
這些流動攤販沒有固定門店和經營場所,走街串巷,往往在主干道邊上隨意擺攤設點,破壞良好的城市秩序、影響交通,在經營中產生的果皮果殼、包裝物等廢棄物隨地亂扔,以及產生的油煙等也會影響環境衛生,影響了一個城市的市容市貌,降低一個城市的品位。
再有,流動攤販所經營的商品,無論是食品,還是其他生活用品,其產品質量要打一個問號,有可能對購買者造成危害,消費者食用流動攤販所銷售食品而引發身體不適的新聞屢見報端,而使用流動攤賣出的小家電發生意外的事情也不鮮見。
對這些流動攤販,我市已經下大力氣整治,但在一些地段仍有聚集,例如寶泰橋、西興橋、各大農貿市場周邊、金雞路與曹溪路交匯處的路口……這些地段還是可以看到一些挑著菜籃賣菜的、推著板車或是駕駛三輪車賣水果的流動攤販,還有一些流動攤販則是流動到哪就在哪賣,12月3日,記者駕車途經西安北路時,就見到幾個攤販將車停在路邊銷售水果蔬菜。
牛皮癬:
一張難撕的“狗皮膏藥”
城市廣告“牛皮癬”,作為市容管理的另一大痼疾,分布廣而難以處理。這些“牛皮癬”,或以傳單、海報的形式粘貼在墻上,時日一久,涂抹膠水的部分牢牢粘附在墻上,很難將其清除干凈;或者直接用噴漆噴繪在墻壁上,同樣極難清洗。而廣告的內容更是五花八門,從房屋租賃、電器維修、疏通下水道,到治療性病、補習家教、辦證刻章、販賣槍支迷藥等虛假、違法的廣告,不一而足。
“牛皮癬生長”在巖城的每一條巷道,生命力極為旺盛。記者在幾天的走訪中發現,伴隨著在職黨員進社區活動,大量頑固的“牛皮癬”已被清理,“牛皮癬”所在的墻體也能看出清理過的痕跡,但在一些剛清理過、重新粉刷過的墻體上,新的“牛皮癬”依然在不斷滋生。(記者 張梓睿 劉菲菲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