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綠地系統規劃(2021—2035)》近日印發實施。根據規劃,福州將構建大綠量、成體系、高品質的綠色開放空間體系,建設普惠共享的“有福之州,千園之城”,充分提升人民公共福祉,彰顯福州“山水城市、海濱城市”以及歷史文化名城特色景觀。
南江濱生態公園,眾多市民前來散步、鍛煉。
中心城區綠化覆蓋率
明年達43.6%以上
規劃提出,福州中心城區為重點進行綠地建設和空間布局的范圍,包括福州市轄區(不含晉安區宦溪鎮、壽山鄉和日溪鄉)和閩侯縣荊溪鎮、上街鎮、南嶼鎮、南通鎮、尚干鎮、祥謙鎮、青口鎮以及連江縣琯頭鎮。
到2025年,中心城區綠地率達40.6%以上,中心城區綠化覆蓋率達43.6%以上,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4.85平方米以上,公園綠地、廣場步行5分鐘覆蓋率達96%以上,萬人擁有綜合公園個數達0.14個以上。
2035年,中心城區綠地率達42%以上,中心城區綠化覆蓋率達45%以上,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5平方米,公園綠地、廣場步行5分鐘覆蓋率達98%以上,萬人擁有綜合公園個數達0.15個以上。
瑯岐紅光湖公園景色怡人。
打造10塊“綠楔”
14個公園集群
規劃明確,中心城區將構建“兩環、一帶、兩廊、十楔、十四群”城綠協調有機網絡系統,形成群山連綿、聯綠串園的生態園林城市風貌。
“兩環”指的是:福州中心城區外圍蓮花山、鼓山、籌峰山、董奉山、大象山、五虎山、旗山等主要山系形成的山體生態環,作為中心城區的生態屏障;沿三環路構建的完整的綠色廊道和生態屏障環。
“一帶”指結合濱海綠化景觀帶、自然公園等建設,以生態保護為主,建設融生態保護、休閑游憩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東部濱海森林景觀防護帶。
“兩廊”指沿閩江、烏龍江形成的兩條濱江景觀廊道,結合濱江公園、濕地保護等,發揮其通風廊道、景觀游憩廊道、視線通廊、動物遷徙廊道等作用。
“十楔”指“北峰-大腹山-金牛山”綠楔、“鼓嶺-登云水庫-金雞山”綠楔、“鼓山-魁岐高架綠化島”綠楔、“君山-天馬山”綠楔、“君山-籌峰山”綠楔、“大帽山-董奉山”綠楔、“大象山-清涼山”綠楔、“十八重溪-五虎山”綠楔、“旗山-旗山湖”綠楔、“珞櫻山-金山”綠楔。綠楔即像楔子一樣楔入城市的大型綠地。
“十四群”指14個公園集群,即“森林公園-動物園-兒童公園”“金雞山公園-晉安公園”“金牛山福道公園-西湖公園”“天馬山公園-馬限山公園-羅星塔公園”“淮安山公園-后門山公園-妙峰山公園-西山公園”“飛鳳山奧體公園-高蓋山生態公園-帝封江公園”“南湖公園-三江口植物園-三江口生態公園”“長門頭山公園-高岐湖公園”“青口公園-千家山公園-青口中央公園”“紅光湖公園-星光湖公園-馬尾南山公園”“洞江湖公園-南山生態公園-北門公園”“東湖公園-漳江河公園-壺井山公園”“海蚌公園-漳江湖公園-濱海公園”“央霄山公園-大鶴林場-閩江河口濕地公園”。(記者 全怡月/文 包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