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在大凰山社區長者食堂點餐。記者 石美祥 攝
民之所盼,“財”之所向。圍繞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市財政集中財力和資源,全力改善和保障民生。記者1日從市財政局獲悉,2023年全市財政支出超814億元用于民生領域,占支出總額的80%以上,扎實推進包括45件省級為民辦實事項目、68件市級為民辦實事項目在內的民生項目落地,確保件件有保障、事事有著落,映照“以人民為中心”的財政理念。
一老連著“夕陽”,一小連著“朝陽”,都是關乎千家萬戶的民生大事。站在鼓樓洪山鎮大凰山社區長者食堂·學堂外,一陣陣飯香飄來。長者食堂去年4月開張以來,81歲的邱玉珍老人是這里的???,她持銀齡卡花9.9元就能吃到一頓可口的飯菜。
福州現有60周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145.08萬人,人口老齡化程度達21.13%,居全省首位。舉目可見的長者食堂逐漸成為“有福之州 幸福老人”的一張新名片。
市財政局有關負責人說,2023年,福州市圍繞打響“有福之州 幸福老人”品牌,安排3885萬元,支持長者食堂、農村幸福院和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等建設。同時,大力支持市社會福利院打造養老服務標桿,投資8645萬元,通過實施道路及廣場改造、綠化景觀改造、新建食堂、老年活動中心改擴建等綜合提升項目,全面改善頤養環境。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福州財政著力支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福高小學、初中部完成基坑等前期工程,花海幼兒園完成主體建設。福州高新區第二實驗小學是2023年福州市新建公辦學校,可容納30個班,新增義務教育學位1350個,學校迎來第一批學生,讓周邊適齡兒童在家門口就能上好學。這些都是福州持續擴容優質教育資源的縮影。福州市2023年投入13.98億元,用于新建公辦幼兒園3所、改擴建35所,新建中小學5所、改擴建8所,全市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1.2萬個、義務教育學位9000個。
健康生活有“醫”靠。2023年3月,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金山院區開診運營,該項目由市財政籌資37億元建設,是目前全省單體建筑面積最大的醫院,也是全國唯一以“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院士名字命名的公立三甲醫院。市財政還累計投入近7億元,高質量建成福州兒童醫院門診綜合樓,完成福州市皮膚病防治院南院主體工程,改造提升臺江區、倉山區2所社區醫院,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內涵建設,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鄉鎮衛生院、街道衛生服務中心)服務能力,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政府補助標準從每人每年79元提至84元。
民生跟著“民聲”走。福州堅持把環境整治提升做到百姓心坎上。2023年市財政預算安排1.57億元垃圾分類補助經費,用于新擴改建生活垃圾分類屋(亭)等項目。全市新建改建垃圾分類屋亭150座,推動垃圾分類持續走深走實。完成適兒化改造4處,積極創建國家兒童友好城市。
群眾出行無小事。2023年市財政安排資金超1.5億元,推動福州城區北向第二通道工程(晉安段)順利通車,為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打通北向“大動脈”。家住桂湖的市民王建松說:“從新店開到桂湖不到15分鐘,全程無紅綠燈,不用交過路費。”
在專注“大工程”的同時,一個個記錄下百姓笑容的“小確幸”,同樣體現了“人民財政為人民”的財政初心。家住臺江區榕江新天地小區的居民為二次供水改造點贊:“水的品質更好了,住高層的居民再也不用擔心水壓問題!”市財政2023年安排預算超2.5億元,改造10.2公里老舊市政供水管道,新建、改造、修復市政生活污水管網105.5公里、市政雨水管網74公里……超額完成為民辦實事年度目標任務。
新的一年,市財政局將結合主題教育,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扎實推進積極財政政策適度加力、提質增效,把財政“蛋糕”更多地切向民生領域,讓花出去的錢切實轉化為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記者 歐陽進權 通訊員 丁凌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