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電寶
從最早的 Airbnb、Uber,到各種品牌的共享單車,“共享經濟”已經融入福州市民的生活?,F在,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甚至共享洗衣機都出現在福州市場上,共享概念花樣百出,讓人眼花繚亂。
那么,一個個“共享+”項目的推出,究竟是給市民生活帶來了便利,還是“偽共享”“博眼球”呢?昨日,記者調查了幾個在福州出現的新型共享項目,發現其發展狀況可謂“冰火兩重天”。
共享充電寶
布點少使用不便
共享充電寶一出現就充滿爭議,“網紅”王思聰對它的抨擊并不妨礙相關企業對它進行推廣。不過,記者昨日調查發現,共享充電寶在福州的推廣速度并不快。
3月中旬,充電寶共享租賃設備首次出現在福州市場上,首批投放的設備都在商場里。共享充電寶的使用方式與共享單車類似,用戶可通過手機掃碼來租借充電寶。租借共享充電寶須支付100元押金,通過支付寶租借的使用者,芝麻信用分在600分或以上的可免押金。租借者使用共享充電寶1小時內免費,之后每小時收費1元,使用24小時封頂收費10元。
記者調查發現,從福州的情況來看,共享充電寶的推廣可以說是雷聲大雨點小。據悉,從第一批設備出現在福州市場至今,福州市場上主要有兩家企業在運營共享充電寶,兩家企業都是初入市場,布局分散,離建立共享充電寶網絡相差甚遠。此外,兩家企業在更大型的場景,如火車站、客運列車、大巴、機場、景點等均無布局。
從使用場景來看,目前共享充電寶在榕存在兩個使用場景:一個是機柜大場景,主要存在于大型商場之中;一個是機柜小場景,主要存在于餐廳、酒吧、咖啡廳等地。從使用方式來看,一種是機柜型,用戶可以帶出租用場所,并在同品牌機柜處歸還;另一種是桌面型,只能在店內使用,不能拿出特定場所。
“使用不方便。如果只是在商場內使用并歸還還是不錯的,但如果出了商場再尋找下一個機柜歸還十分困難,因為共享充電寶布局太少了,尋找下一個機柜的過程不亞于一場‘尋寶’活動。此外,共享充電寶只要沒有歸還進機柜,就會一直計時扣費,當你充好電不再需要它時卻怎么也找不到下一個機柜,這是什么感覺?”在一家投放了共享充電寶設備的商場,一名消費者說,使用這些設備不能離開特定地點,感覺意義不大。而記者觀察發現,大多數消費者雖然會向共享充電寶機柜瞄上一眼,甚至駐足查看教程,但當發現要掃碼付費時,大多數人選擇了離開。
“共享充電寶初入市場,布局少,傳播推廣力度不夠。此外,共享充電寶并非剛需,使用場景有限,消費者使用頻率低。”省電商協會相關人士表示,在很多人看來,共享充電寶遠遠不如共享單車方便,在特定場所如餐廳中使用甚至會引起消費者內心的排斥和對餐廳服務的不滿。
共享洗衣機團隊
已獲得大筆風投
繼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共享雨傘之后,洗衣機也能共享了嗎?這段時間,共享洗衣機在上海出現并投入使用的消息,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
實際上,共享洗衣機在福州出現的時間比在外地出現的時間要早。
一間宿舍一臺洗衣機,每月洗衣費只要36元,按一間宿舍6人計算,每人每天只需花0.2元洗衣費。2015年2月,由20多名福州大學的學生組成的創業團隊研發的智能洗衣平臺出現在福州部分高校里。這種智能洗衣設備沒有按鍵,水位、模式等全部在手機上設置,使用者只需在智能手機里下載一個App,就能通過手機繳費并操作洗衣。
記者了解到,這款洗衣機開始是專門為高校學生研發的,出發點是免費提供給學校使用,最多可以洗5公斤衣物。因為是每間宿舍專用的,解決了以往洗衣房共用洗衣機存在的不方便、不衛生問題。這個產品頗受歡迎,2016年就已進入全國10個城市的70多所高校,其中僅福州的高校就配備了2000多臺。而到了現在,該團隊已經與近20所高校及多家知名的公寓運營商(YOU+、萬科泊寓等)達成了合作,累計簽約合同安裝數量近5萬臺。由于已經獲得了一家擁有福建本土數家上市公司財團背景的投資公司的風險投資,未來3年內,該團隊總投入預期為10億元人民幣,將與1000所以上的高校和公寓達成合作,投放超過100萬臺的智能洗衣機。
共享房屋
發展快但有漏洞
Airbnb、小豬短租……去年開始,共享房屋概念在福州普及。記者調查發現,將整套或單間房子進行出租的“共享房屋”因價格比酒店便宜,受到了年輕人、游客的歡迎,發展較快。
共享房屋作為一種新興業態,也被稱為在線短租。有研究機構稱,去年在線短租市場的國內交易規模為87.8億元,預計今年將達到125.2億元。
記者查詢發現,目前每個共享房屋App軟件上都有不少福州房源。其中,三個本土App中的福州房源較多,一般都有300套左右,而在Airbnb上稍少,有近百套(間)共享房屋房源可供出租。在價格上,共享房屋的價格很便宜,一般每套房每天只需150元到500多元,即使是高檔房源每天的價格也不會超過800元,比同地段多數快捷酒店便宜很多。此外,與酒店相比,共享房屋通常會配備洗衣機、煤氣灶等設備,比入住酒店更方便,適合背包客、情侶出游入住。
不過,發布一套共享房屋的房源,審核并不嚴謹。在各個共享房屋發布平臺上,隨意輸入一個房源,再配上一張圖片,最后點擊發布房源,簡單幾步便可通過平臺審核。只有在用戶注冊時,才需要驗證相關身份信息(提供身份證號碼)。不少消費者認為,這樣審核容易出現房屋的實際情況與房東的描述不符等現象,甚至會出現虛假房源,侵害消費者的權益。
發展共享經濟
迫切需要立規
除了上述共享服務,其他共享概念也在榕推廣。例如,福州地鐵正在與共享雨傘企業商談合作,考慮將其引入地鐵1號線站點,今后地鐵口將設自助借傘機,市民掃描二維碼后就可“一鍵借傘”。
由此可見,共享經濟正逐漸滲透到福州市民的日常生活中,不僅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也為商家提供了一塊巨大的市場蛋糕。
“共享經濟是未來趨勢,商機不可限量。”省電子商務協會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日前發布的《2016年度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共享經濟市場規模達到39450億元,增長率為76.4%,預計未來幾年共享經濟將保持年均40%左右的增長速度,到2020年交易規模占GDP的比重將達10%以上。
“共享經濟發展迅速、前景可期,但發展壯大的過程并不會一帆風順。以目前出現的更加趨于小型化、低價化、私密化的各類共享形態、共享物件為例,必須正視和克服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省電子商務協會人士說,在資本熱捧下,不少共享形態拼密度、拼規模,搶占線下網點,入駐各大城市商圈,這在帶來資本迅速涌入共享經濟領域的同時,也導致“博眼球”“偽共享”不斷,讓共享經濟市場“虛火旺盛”。比如,不少網友正在吐槽的共享充電寶就出現了使用頻率不高、借和還不方便、跟風一哄而上等情況。沒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就等于在市場漫游,長期下去勢必會挫傷投資者的積極性。同時,共享形態或物品需要面對一些人不文明的使用行為,比如共享單車遭破壞的情況已經引發激烈討論。
另外,安全與資源浪費應引起注意。福建中美律師事務所的林律師說,一些共享形態是基于移動互聯網以及個人信息來實現的,這可能給公民個人信息帶來一定風險,如果“共享事物”被不法分子植入病毒等獲取個人信息,通過手機掃碼造成數據泄露的話,后果不堪設想。比如,共享充電寶、共享房屋就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安全問題。所以,目前的“花式共享”最需要的是立規矩,有了規矩,共享經濟的融資將更具有針對性,共享經濟新形態將盡可能避免虧本賺吆喝;有了規矩,新的共享形態、共享物品會有序運行;有了規矩,人們使用共享物品時就不會太過任性,將更加愛惜共享物品。(記者 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