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號臺風“尼伯特”越來越近。昨日,記者從市城建部門獲悉,目前我市已完成40處易澇風險區的整改,按照Ⅱ級應急預案對城區道路、工地周邊的排水設施及下穿通道進行清疏、檢查。新增的7臺“龍吸水”移動泵車也配備到位,使得我市移動排水能力達到30000立方米/小時。
記者了解到,目前市排管中心已組織了200多人的隊伍,對已整治的易澇風險區、重點部位、地鐵工地周邊道路、出城干道的排水設施進行全線巡查,及時清疏治理。所有排澇設備、物資準備都已落實并確保正常使用,將根據臺風動向,逐步布置到位。
對于下穿通道、橋梁或路面的大面積積水,“龍吸水”是個好幫手。記者了解到,我市通過政府采購方式采購的7臺“龍吸水”移動泵車均已供貨到位,將按計劃分配至各區政府,增強各區的應急排水能力。
此外,今年開始調試投用的排水設施信息化管理平臺也將為可能到來的臺風做足準備。目前,水位監控,易澇風險區,下穿通道監控,泵站實時運轉情況,應急人員、設備、物資及動態澇點等內容均可統一整合,并將對案件上報、審核及任務下派等細節進行優化,“一張圖”幫助調度人員通過大屏幕隨時了解城區防澇的整體情況。
相關鏈接》》》
“龍吸水”即積水抽排設備,是城市應急排澇的利器。記者昨日從市城建部門了解到,今年我市新添的7臺“龍吸水”,既有供立交橋排水的“大個子”,也有可深入地下室排水的“小坦克”。其中,2臺垂直式搶險車每臺每小時可抽排水3000立方米;5臺子母式遠距離排水車中,有4臺每小時抽排水能力為3000立方米,1臺每小時抽排水能力為1000立方米。去年“蘇迪羅”及“杜鵑”臺風來襲時,為加快城區排水,我市特意請來子母式的“龍吸水”作為外援,在西園路、火車站北廣場旁三環輔道及華潤橡樹灣附近排澇時立下“戰功”。(記者 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