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三伏天,天氣熱如湯。”一年中氣溫最高、濕氣最重、最悶熱的日子來了!今日正式入伏,長達40天的“加長版”三伏天開啟!
7月以來,整個福建已經變身“糊”建,是全國高溫榜單上的“常駐嘉賓”,完全憑實力上“熱”搜。
今年三伏天是“加長版”,7月15日—8月23日,一共是40天。三伏天由初伏、中伏、末伏組成,大約在每年公歷7月中旬到8月中下旬,正好處于小暑與處暑節氣之間。我國傳統歷法規定,從夏至日開始數起,數到第三個“庚日”就進入初伏,初伏和末伏固定都是10天,中伏則不固定,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時,中伏為20天。今年中伏為20天。2015年至今,已連續10年三伏天長達40天。
三伏天,不少人講究冬病夏治,調理養生。除了日常的三伏敷貼、火罐、刮痧、針灸等方式,近來還流行曬背。曬背確實是夏養陽的一種方式,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請勿盲目跟風。紫外線過敏者和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孕婦等人群不適合曬背,年齡較大者也應慎重。
曬背時間,要根據每個人耐受程度及陽光猛烈程度來決定,建議選擇上午9點前或者下午4點后進行。成年人每次曬背20分鐘到1小時為宜;兒童皮膚嬌嫩,可適當縮短至15分鐘;老年人合成和利用維生素D的能力降低,時間可適當延長,但也不能暴曬太久,達到微微出汗即可。
頭部不可直接暴曬,可用帽子、雨傘、毛巾等遮蓋,臉部、眼部也要做好防曬措施。曬背后身體毛孔打開,需要在陰涼處及時把汗濕的衣服換下來。不可曬后直接吹空調、喝冷飲,如果出汗多,要等汗停了再進入空調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