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福建省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在福州市召開溫熱玉米種質改良聯合攻關交流會。來自貴州省農科院旱糧研究所、河南鶴壁市農科院、河南新鄉市農科院、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山東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江蘇連云港市農科院等單位的玉米育種專家及企業代表參會。
根據血統不同,玉米種質資源通常被劃分為熱帶與溫帶兩大類。前者具有耐旱耐高溫、抗性強、品質好等優勢,后者則豐產性好、生育期短、適應性廣、灌漿快、籽粒易脫水。作為我國最大的夏玉米產區,黃淮海地區以種植溫帶玉米品種為主。近年來,隨著高溫熱害、干旱脅迫、雨澇漬害、陰雨寡照等極端情況頻發,南方銹病、青枯病、穗腐病等病害日益暴發,傳統溫帶品種備受挑戰。為溫帶玉米注入熱帶血緣,開展溫熱玉米種質改良,是當前玉米育種重要方向之一。
記者從交流會上獲悉,近年來,福建省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所采取南種北引策略,面向全國深化產學研合作,聯合全國10余家農業科研院校及種業公司,建立跨省、跨區域玉米育種創新聯盟。成員間充分共享育種材料、交流育種技術、分享市場信息、探討育種思路,共同推進溫熱玉米種質改良聯合攻關,取得顯著成效。
2022年,由福建省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所自主選育的“閩玉683”,成為福建省首個通過國家審定的普通玉米新品種。今年3月,該所與河南寶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簽訂協議,轉讓其選育的普通玉米雜交新品種“黃金棒696”。轉讓費用分使用門檻費和銷售提成兩部分,其中門檻費創造福建省單個植物新品種轉讓使用門檻費的紀錄。根據協議,河南寶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將在河南、河北、山東等黃淮海夏玉米主產區域種植、生產、經營該品種,標志著福建玉米品種首次進軍全國最大夏玉米主產區。(福建日報記者 張輝 通訊員 王建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