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釋放數據要素價值,發展新質生產力”為主題的第七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24日在福州開幕。本次峰會首次設立了兩岸融合專區,展示兩岸在數字領域的最新成果和創新發展。
兩岸融合專區
兩岸融合專區面積約600平方米,專區以“數字發展新機遇,兩岸融合新篇章”為主線,通過象征著溝通與連接的橋梁及“回”字造型的頂部設計,體現“兩岸同胞一路走來,始終一脈相承、心手相連、守望相助”的理念,同時在底部設計了藍眼淚造型,成為一大看點。
臺胞自助服務一體機
作為全國唯一對臺綜合實驗區,平潭積極推動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在兩岸融合專區里,平潭綜合實驗區展出了24小時臺胞自助服務一體機。近日,平潭在全國率先上線對臺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集成了首批52項涉臺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包括40項同等待遇事項和12項臺胞專屬事項,實現“隨時辦”“掌上辦”。
“除了一體機外,臺胞還可以登錄‘平潭通’微信小程序中的‘臺胞臺企服務專區’進行相關業務辦理。”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臺胞持臺灣居民居住證或登錄閩政通APP身份認證后,即可辦理子女就學、城鄉居民醫保、獎勵補貼和工商登記等常見業務。
平潭發布兩岸融合智算中心項目。
在峰會上,平潭還發布了兩岸融合智算中心項目的最新進展。該項目總投資約18億元,采用可滿足未來5-10年性能和功能要求的高性能軟件產品,搭載AI算力軟件基礎平臺、智能能源監測平臺、信息安全平臺等,規劃容納算力規模約10000P。中心計劃分三期建設,首批算力規模約3000P,建成后將對外提供算力租賃、算法調用、模型訓練等綜合服務。
“平潭擁有優質的影視基地資源和獨特的海洋海島風貌旅游資源,因此第一階段規劃的應用場景主要是閩臺初步合作、文創、旅游、影視等領域。” 平潭綜合實驗區城市發展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劉棟鋼表示,目前平潭兩岸融合智算中心項目一期一標段1000P已經掛網招標,預計在今年下半年建成。
廈門市人社局擺放了一臺名為小智的機器人。
展區上,廈門市人社局擺放了一臺名為小智的機器人,可以咨詢各項人社業務的辦理流程等。廈門市人社局推動臺胞來廈便利生活,通過設置“臺胞臺企綜合業務”窗口、“臺胞臺企服務專區”實現臺灣居民居住證、往來大陸通行證線上線下業務辦理,創新臺胞社??ㄒ徽臼椒?,實現臺灣同胞同等待遇。
鄉村振興,已成為兩岸融合發展的新載體,數字如何賦能閩臺鄉創鄉建?南強社造(廈門)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和福建省青年建筑師協會聯合打造了鄉創鄉建閩臺綜合信息平臺。“平臺可匹配人才、資金、資源等,形成資源鏈接,開展業務對接,吸引臺灣人才為鄉村發展解決難題。”工作人員黃文燦告訴記者,平臺作為信息服務窗口,促進閩臺項目、人才、產業資源相互鏈接,吸引臺灣團隊加入福建鄉建鄉創事業。
兩岸標準共通服務平臺建設成果在峰會上展出。平臺于2023年6月正式上線并入駐廈門自貿片區臺商發展服務中心,旨在為兩岸產學研機構和企業,尤其是臺灣地區中小微企業提供包括標準數據查詢、標準技術咨詢、標準在線智能編寫、標準比對、標準動態研究等在內的標準化信息“一站式”綜合服務。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平臺收集兩岸各級各類標準逾29萬份,收錄食品安全、建筑工程、冷鏈物流、養老服務、電子信息等領域兩岸行業間共研共享的標準(兩岸共通標準)215個,匯聚兩岸標準、政策、規則最新情況,便利兩岸行業間標準信息互聯互通。
兩岸融合專區吸引市民參觀。
據了解,福建充分應用數字化技術,讓廣大臺胞看到數字福建的發展成果,親身體驗數字福建帶來的便利。去年底,閩政通APP特別設立“臺胞服務專區”,提供辦事服務、政策解讀、臺海資訊等一站式服務,目前已推出28項政務服務事項。其中,臺胞申請臺灣居民居住審批時間已從原來的約20個工作日縮短至約5個工作日。目前,閩政通APP的臺胞注冊用戶數已超過1萬,臺資企業注冊超過4000家,通過該平臺線上辦理的事務量超過了8000件。(記者 盧金福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