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水利廳等5部門下發《關于印發保障各類經營主體平等參與招投標競爭九條措施的通知》,推動各類經營主體平等參與工程建設領域招投標活動,著力破解中小企業中標難問題,進一步激發發展活力。
《通知》提出,維護招投標市場公平競爭秩序,依法必須招標項目,除法律法規和國家另有規定外,不得以戰略合作協議、招商引資協議、合作意向書、備忘錄等方式給予不同所有制企業以不同的市場地位。不定期采取專項檢查或抽查方式,重點檢查工程建設招投標領域民營企業反映比較強烈的地方保護、所有制歧視等問題,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
全面落實公平競爭制度,加強招標文件監督,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進行嚴格篩查,對有設置不合理的招標條件排斥或限制民營企業等潛在投標人,各級有關行政監督部門應堅決予以糾正。
支持民營企業和國有建筑業企業建立戰略聯盟,采用聯合體投標、技術合作等方式參與省內、外大型項目建設,對民營企業以聯合體方式承接的工程項目業績予以認可。探索將扶持中小企業參與招標投標納入省屬國有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考核范圍,在工程承攬、人才培養、技術創新、項目管理等方面予以扶持,助力中小企業發展壯大,增強市場競爭實力。
開展歷史沉淀保證金清理工作“回頭看”,及時通過公共資源交易電子公共服務平臺或政務門戶網站向社會公開清理結果。完善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招標投標機制,對于已投保的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一般不再收取質量保證金,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參與招標視同滿足市場占有率、使用業績等要求。
開展招投標領域營商環境提升行動,探索研究將中小企業中標難、回款難等問題納入招投標領域營商環境督導指標體系;開展萬家中小企業評營商環境問卷調查,在市場主體滿意度調查中統計分析中小企業對招投標供給服務的滿意情況。不斷健全完善與民營企業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定期召開座談會聽取意見建議,建立問題收集、分析、辦理、反饋工作閉環。
依托福建省公共資源交易電子行政監督平臺(福建省工程領域招投標在線監管平臺)、福建省公共資源交易電子公共服務平臺和各級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開通依法必須招標項目妨礙公平競爭線索征集專窗,建立健全面向社會長期公開征集工程建設領域招投標隱性壁壘線索制度,形成線索征集、認定、整改、反饋閉環管理機制。對認定屬于中小企業參與招投標市場準入隱性壁壘的,相關行政監督部門應依法依規及時完成壁壘破除工作,并將壁壘破除情況和佐證材料錄入平臺。
加強招標市場與施工市場“兩場”信用聯動,建立健全各行業統一的工程建設項目合同履約評價信息收集應用制度,推進項目建設全過程閉環式信用監管。完善信用信息歸集共享和使用機制,對招投標市場主體實行分級分類監管,不得以信用評價、信用評分等方式變相設立招標投標交易壁壘。
支持小規模工程向中小企業采購。鼓勵采購單位加大對中小企業支持力度,未達到國家規定的依法必須招標規模標準的小規模工程中適宜由中小企業提供的,采購單位在堅持公開公正、公平競爭原則和統一質量標準的前提下,專門面向中小企業采購。
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投資項目應嚴格執行工程預付款、進度款制度,工程預付款應不低于合同總價(扣除暫列金額)的10%,工程進度款應不低于已完成工程價款的80%。完善政府誠信履約機制,建立健全政務失信記錄和懲戒制度,將機關、事業單位的違約毀約、拖欠賬款、拒不履行司法裁判等失信信息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記者 盧金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