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福建省經濟信息中心發布《2020年福建省數字經濟發展指數評價報告》,結果顯示,全省數字經濟發展指數(簡稱FJDEI指數)達74.58,數字經濟規模突破2萬億元,增速為17.6%,占全省GDP比重超過45%,比上年提高5個百分點,數字經濟正引領我省經濟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快步前進。
據介紹,FJDEI指數評價由省經濟信息中心牽頭,聯合福建師范大學經濟學院共同開展,從數字發展基礎、數字技術創新、數字社會應用、數字治理水平和數字產業發展等5個方面,評估九市一區數字經濟發展狀況,為我省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參考。
根據FJDEI指數評價結果,2020年我省數字經濟繼續穩步發展,閩東北協同發展區指數為74.1、閩西南協同發展區指數為75.1,兩大協同發展區數字經濟發展齊頭并進。福州、廈門數字經濟發展繼續領跑全省。
在數字發展基礎方面,廈門和福州數字發展基礎優勢明顯,廈門市在傳統設施基礎、公眾載體基礎和公眾素養基礎三個方面表現突出,均為全省最優;福州市的新型設施基礎得分為全省最優,且在傳統設施基礎、公眾載體基礎和公眾素養基礎三項得分也處于全省前列。
在數字技術創新方面,福州、廈門數字技術創新評價結果位列第一梯隊,其中福州領先優勢突出,排名第一,在數字創新項目和數字技術應用兩項指標最高;廈門數字研發指標全省第一。
在數字社會應用方面,福州、廈門在數字社會應用方面位列第一梯隊,其中福州市的數字民生應用得分全省最高,數字消費得分居第一名;廈門市的電子商務水平最高。
在數字治理水平方面,廈門、福州的數字治理水平位列第一梯隊,其中廈門市在數字市場得分全省領先優勢明顯,福州在數字共享與保障指標上全省領先。
在數字產業發展方面,福州、泉州的數字產業發展位列第一梯隊,其中福州市在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齊頭進,得分全省領先;泉州在產業數字化方面得分全省第二。
報告顯示,我省各地數字經濟發展亮點頻現——
福州市打造數字中國建設示范城市,借助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平臺催生一批數字化新業態;
廈門市加快全國數字經濟發展示范區建設,廈門軟件園入選首批12個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
漳州市構建數字產業園區建設新格局,圍繞“三大三新”產業布局,引導數字經濟產業向專業園區集聚發展;
泉州市加速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融合發展,國家智能制造新模式與標準化項目和試點示范項目全面落地;
三明市拓展數字應用新興產業,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莆田市多措并舉推動跨境電商多元化發展;
南平市大力發展數字基建和實景應用;
龍巖市深入實施“互聯網龍巖軍團返鄉工程”,全方位夯實數字經濟產業基地;
寧德市推動數字經濟新興區域特色發展;
平潭打造兩岸數字經濟融合發展示范區。(福建日報·新福建客戶端記者 陳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