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視組工作重點在反腐肅貪反腐不留余地成共識
近年來,一些省部級官員因被巡視組發現違紀違法問題線索而最終落馬。外界分析認為,中央巡視組之所以受到如此空前的關注,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人們對其抱有很強烈的反腐期待。
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10月28日發布消息稱,貴州省委常委、遵義市委書記廖少華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10月31日,中央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證實,廖少華涉嫌嚴重違紀,中央已決定免去其領導職務。這是十八大之后,中紀委一連串“打老虎”的行動中第11個被調查的副省部級以上官員。
有分析指出,廖少華被調查,或系中央巡視組反饋線索。值得注意的是,根據中央統一部署,2013年5月29日至7月29日,中央第六巡視組對貴州省進行了巡視。
在今年9月25日,中央第六巡視組向貴州省反饋巡視情況,組長張文岳說到巡視中干部群眾反映了一些問題,主要是:在黨風廉政建設方面,少數領導干部搞權錢交易;由于缺乏嚴格有效的監督制約措施,導致工程建設、礦產開發、土地出讓等領域腐敗案件易發多發。
有媒體指出,在中央第一輪十個巡視組公開的反饋信息中,僅貴州有如此明確指向與腐敗問題有關的表述。貴州省委書記趙克志當時也表示,要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巡視組反饋意見,確保兩個月內見到明顯成效。
在被中紀委宣布接受組織調查前一天,廖少華仍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身份主持召開遵義市委常委會議。對于廖少華的閃電落馬,香港《大公報》日前的評論就指出,這令外界看到了巡視工作在反腐方面發揮的巨大威力。
人民日報日前刊文稱,無論是第一輪10個巡視組陸續曬出自己掌握的“問題清單”,還是第二輪巡視整裝待發、強調對“一把手”的監督——中央巡視組的每一次動作,之所以都能引起密切關注,正在于全社會早已形成對腐敗問題“零容忍”的氛圍,肅貪反腐不留余地也已化為上下共識。
高層多次表態加強巡視 巡視工作漸呈常態化
自中共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履新以來,反腐力度逐步加大。十八大和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二次全會對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作了全面部署,明確要求更好發揮巡視制度監督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巡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當前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巡視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要求中央巡視組認真履職,落實監督責任,敢于碰硬,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促進問題解決,堅決遏制腐敗現象蔓延的勢頭;要加強巡視成果運用,不能讓有問題的人心存僥幸,不能讓腐敗分子有立足之地。
5月17日,王岐山在中央巡視工作動員暨培訓會上強調,要扎實做好巡視工作,著力發現問題,形成震懾,遏制腐敗現象蔓延勢頭。反腐倡廉,社會關注;巡視工作,百姓關心。
在10月23日召開的中央巡視工作動員部署會上,王岐山再次強調巡視工作要突出發現問題,強化震懾作用,提高針對性和實效性,不能讓有問題的人心存僥幸,不能讓腐敗分子有立足之地。
連日來,香港媒體也對中央新一輪的巡視工作抱以期待。有評論稱,第二輪中央巡視組巡視橫跨三中全會前后的特殊時段,這對于強化震懾、從嚴治黨、推進反腐、護航改革,具有重要意義。(中新網 程濤)
(原標題:中央巡視組展開第二輪巡視分析稱密度力度均加強)
推薦閱讀:中共第18屆委員會三次會議 于11月9日在北京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