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活熊取膽”的歸真堂因出現在證監會公布的擬上市企業名單上,而招致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力挺其的中國中藥協會也被推至風口浪尖,并與亞洲動物基金會(AAF)之間波瀾頻起。
昨天,另一家動物保護公益基金會——北京愛它動物保護公益基金會(以下簡稱為“它基金”),已聯名畢淑敏、李東生、薛蠻子等眾多知名人士正式致函證監會,反對歸真堂上市。
聯名簽署人包括全國政協常委馮驥才,歌手韓紅、羽泉,主持人崔永元、李靜、趙忠祥、張斌、張越,導演康洪雷,學者梁治平,媒體人董路、洪晃,作家畢淑敏、俞白眉、周國平,體育明星丁俊暉、張琳,公益人士張醒生、鄧飛,企業家李東生、羅紅等。
>>最新
兩基金和70名人阻擊歸真堂
昨天,它基金向記者發來一份《致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的吁請函》,其中詳細列述了歸真堂不符合《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的各項理由,并倡議證監會對歸真堂的上市申請不予支持及批準。
據其函件內容陳述,歸真堂不符合上市條件的理由主要有三:一是其主營的熊膽業務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國家的產業政策是不斷限制野生動物入藥數量,而歸真堂卻計劃通過上市融資,擴大養熊場規模,這顯然與國家倡導的產業發展方向相悖;二是隨著社會各界對“活熊取膽”的強烈抵制,熊膽行業經營環境可能發生重大變化,并對歸真堂的持續盈利能力構成重大不利影響;三是歸真堂在最近三年內存在違法行為。函件稱,衛生部和國家林業局、工商總局等機構都曾發文,對熊膽粉的應用范圍做出要求。但據有關媒體報道,歸真堂不顧上述國家規定,擅自出售未獲得保健品批號和藥品批號的熊膽茶,侵害消費者健康權,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實屬違法。
據了解,它基金本次致函證監會,獲得了包括TCL董事長李東生、天使投資人薛蠻子、好利來公司總裁羅紅、作家畢淑敏、歌手韓紅等70余位社會知名人士,及首都愛護動物協會和達爾問自然求知社兩公益組織聯合署名。
昨天,它基金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本次函件是經過證監會信訪辦接待處遞交的,目前尚未得到證監會的正面答復。但無論如何,它基金將繼續發起第二輪更為廣泛的聯署簽名活動,希望借此阻止歸真堂上市,進而在即將到來的兩會上呼吁盡早立法取締備受詬病的活熊取膽業。
支持方
熊膽粉目前不可替代
在此番抵制歸真堂上市的諸多方面中,既有亞洲動物基金、它基金等公益組織競相發力,也有網民通過網絡發起的一次次抵制言行;但歸真堂亦非全無支持者,中國中藥協會就是其鐵桿粉絲。尤其是在事件的演進中,雙方甚至產生了“針尖對麥芒”式的沖突
盡管歸真堂之名近來市場遠播,但其至今都未曾以其公司身份就“活熊取膽”有關的爭議發表任何言論。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管、于2000年12月18日經民政部(民社登[2000]2號)批準成立的中國中藥協會成了其主要支持者。
日前,在由中國中藥協會等主辦的“珍稀藥用資源保護利用與中醫藥發展戰略專家座談會”上,各路專家圍繞珍稀藥用動植物的保護與開發展開討論,看似是一場普通的行業研討會,但其最終落點卻在于熊膽所特有的藥用價值仍不可取代。
此間,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李明指出,人工養殖黑熊是保護和合理利用野生資源的最佳途徑,也最大限度地保護了黑熊資源。目前成熟的黑熊養殖產業不但為中醫臨床用藥提供了保證,而且醫學造瘺能夠讓黑熊自由地活動、正常地繁殖、健康地生活,使保護和合理利用達到雙贏的狀態,實現了人與動物的和諧發展。
而國家藥典委員會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高學敏則直言,熊膽入藥在我國有上千年歷史,許多著名的中成藥中都有熊膽成分,一直延續到今天也是臨床不可缺少、不可取代的。熊膽作為中藥廣泛使用,不是可有可無的問題,而是不可取代的問題。社會上認為可有可無的說法、熊膽沒有療效的說法都是站不住腳的。
相較于對“活熊取膽”的寬容,中國中藥協會對率先發起抵制歸真堂上市的亞洲動物基金會則毫不留情。在向媒體公開發出的函件中,中國中藥協會稱,“受西方利益集團資助的、由英國人創辦的亞洲動物基金會,假借動物保護名義,長期從事反對我國黑熊養殖及名貴中藥企業的宣傳”,其目的就是“脅迫我國取締養熊業,以限制熊膽粉入藥、削弱中藥競爭力、為西方利益集團壟斷中國肝膽用藥市場謀取更大利益”。
據了解,為進一步闡明熊膽粉不可取代性等,中國中藥協會將于近期召開新聞發布會;而歸真堂方面則將擇機公開其養熊場,以供媒體等對其經營模式加深了解。
反對方
殘忍模式不具持續性
抵制歸真堂上市,網友的質疑點除了針對其看似現存的十分殘忍的“活熊取膽”的生產模式外,更多是擔心其上市融資后擴大生產規模,將會有更多的黑熊遭遇厄運。
針對中國中藥協會的“陰謀論”,13日晚間,亞洲動物基金會通過傳真及郵寄正式向中國中藥協會發出制止函,要求其收回散發的有關活熊取膽及熊膽粉中藥業的溝通函中數項關于亞洲動物基金會的不實陳述,其中包括所謂的“西方贊助陰謀論”,同時要求其向亞洲動物基金會致歉。
昨天,亞洲動物基金會中國區對外事務總監張小海表示,亞洲動物基金會目前的訴求除了要求中國中藥協會致歉外,還要反對活熊取膽行業,“但是我們的反對并不是針對歸真堂這家企業,而是反對整個行業。”之所以反對活熊取膽,張小海指出,首要的原因便是其殘忍的生產模式不具備可持續性。
針對中國中藥協會拋出的“熊膽粉不可替代”的觀點,張小海稱,因亞洲動物基金會并非中藥學專業機構,目前尚無專業的數據來證明上述觀點是否正確。但可以肯定的是,歸真堂依靠“活熊取膽”的模式所獲得的熊膽汁與傳統意義上的天然熊膽已大不相同。“黑熊常年被置于引流狀態,傷口極易感染各種病菌,很多熊亦是死于各種并發癥。這種不衛生的狀態下獲取的膽汁難以保證安全性。”
而就它基金而言,盡管此番“上書”證監會并非與亞洲動物基金會的聯動行為,但其對歸真堂上市的抵制行為可見一斑。它基金上述負責人稱,它基金與亞洲動物基金會在戰略上行成包抄之勢顯而易見。
>>插曲
白一鵬欲收購歸真堂
除上述兩機構外,還有一位慈善人士在抵制歸真堂上市的過程中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他就是中國SOS求助創始人白一鵬。日前,白一鵬對外宣布,已聯合幾位自然人一起籌措了1.2億元資金,計劃發起對歸真堂股權的收購。而按其計劃表,需要給歸真堂戰略投資者一定的商量時間,收購之事能否踐行將于本周五(2月17日)見分曉。
白一鵬表示,如果收購成功,他們一是通過內部協調,阻止歸真堂上市,二是希望改變歸真堂的生產模式。
事實上,早在去年福建省對歸真堂進行上市環保審查的時候,市場就已掀起一陣抵制歸真堂上市的腥風血雨,但最終的結果是:歸真堂依舊登上了證監會的擬上市公司名單。故此,市場在聲討歸真堂的同時,亦對證監會提出了非議。
>>困局
禁“活熊取膽”存法律空白
昨天,白一鵬通過其官方微博表示,在其與證監會相關人員溝通的過程中,后者稱證監會早已關注到了市場上對歸真堂的反對之聲,但目前無法阻止歸真堂上市的原因在于國內沒有法規限制不能活熊取膽,而歸真堂亦抗議稱用動物做實驗的上市公司并非只有其一家。因此,只要歸真堂合規,證監會沒有充分理由拒絕,只能接受審批。
昨天,北京未名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張洪明指出,證監會的苦衷確實是由于當下的法律空白造成的。一般情況下,擬上市公司只要不違法不違規,證監會便無權利阻止其走正常的上市流程。但就歸真堂一事,若市場多數消費者對其持否定意見,且“活熊取膽”的生產模式存在被取締的風險,那么其持續盈利能力必然受到質疑,證監會在上會審核環節有權對其提反對意見。
>>名詞解釋
活熊取膽是在熊(一般是養殖的黑熊)活著的時候利用某種方式采集熊的膽汁。熊作為活生生的藥物源不斷地被抽取膽汁。將一個金屬管永久地插入熊的膽囊,另一端露在熊的腹部外面,以長期多次抽取膽汁。黑熊因為傷口裸露在外,永不痊愈,所以經常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