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i4ks">
  • <td id="ei4ks"></td>
  • 注冊
    閩南網 > 新聞中心 > 焦點 > 正文

    港媒登廣告反內地孕婦 港人:不代表多數市民

    來源:新快報 2012-02-04 10:21 http://www.vistrails.com/

      香港一家報紙2月1日出現一則題為“香港人,忍夠了”的大幅廣告,表達反內地孕婦赴港的立場,并暗諷內地人為蝗蟲,要求當局阻止內地人“入港”。有香港市民表示這決不代表大多數港人的看法。

      據悉,這則全版廣告是香港網民透過網上集資,在香港報紙刊登的。這群網民早前是在面簿(Facebook)開設“反對內地孕婦來港產子!10萬人Like俾政府睇!”群組,并募款刊登廣告表達訴求。

      廣告以一只綠色的蝗蟲,爬到香港獅子山頂,睥睨香港維港為背景圖,標題是“你愿意香港每18分鐘花$1,000,000養育雙非兒童嗎?”

      廣告還聲稱:“香港人,忍夠了!”并提出訴求:“強烈要求政府修訂基本法24條!阻止大陸雙非孕婦無限量進入香港!”。

      廣告出街后,有香港網民表示支持“反蝗”和修法的訴求。也有網民指出,制止內地孕婦赴港產子不是排外。

      但也有不少內地網民對于廣告羞辱內地人為“蝗蟲”表示憤怒,認為香港回歸多年,香港人卻依然歧視內地人,甚至看不起普通話和簡體字,太不像話。

      背景

      近年來隨著內地居民赴港自由行,大批內地孕婦到香港生產,以換取子女的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和福利。

      資料顯示,2001年“雙非兒童”有620人,2010為3.2萬人。由于內地孕婦日增,香港醫療機構不堪重負,香港孕婦無床位產子,引發尖銳的矛盾。而港府采取優先照顧本地孕婦等措施后,內地孕婦開始沖關、沖擊醫院急診室。去年外地孕婦經香港公立醫院急癥室分娩的就有1600多起,較前一年增兩倍之多。

      內地孕婦不是“蝗蟲”

      廣告網絡熱傳 網友爭論激烈

      新快報記者 華靜言

      2月1日清晨,網友“港女廚房”貼出了這張全版廣告。兩日內,僅在微博上就被轉發了超過11萬次,留言評論逾4萬條,引發了各方網友的激烈爭論。

      過激言辭引網友反感

      就“內地孕婦赴港生子”一事,在一項網絡調查中,有六成網友對部分香港市民的“反對”態度表示“理解”;有二成多的網友感覺“不理解”,認為“香港部分民眾缺乏包容性”;另有部分網友認為此事“不好說”。

      這樣的爭論由來已久,但此次的“廣告”中,將內地孕婦暗喻為“蝗蟲”,并將內地游客自由行和在港購物等行為“全盤否定”,激起不少網友的反感心理,“理解同接受系兩回事,言辭過激,傷害咗唔少無辜嘅人……”

      廣告不能“瞎代表”

      “廣告”中“要不是香港你們全完蛋”等措辭,將事件從“內地孕婦赴港產子”的爭論,擴大到了香港與內地關系的爭論。

      網友“溪畔晶靈”就說,“可以理解香港人對于資源占用的恐懼感,但是這樣的措辭確實有點不能接受。當他們需要內地的時候,內地就是他們的支持,當不需要內地的時候,內地就是他們的拖累。香港是被祖國媽媽寵壞了的小孩?!?/P>

      網友“福爾摩詩”指出,這個廣告的用詞令人相當惡心,“特別是自由行,這本是互惠互利的事情,講到好似施舍咁”。

      不過,更多網友認為,這應該是少數香港人的極端態度。對于偏激的廣告內容,網友sososoda 就怒斥,“討論孕婦問題扯上自由行干嘛?難不成自由行的每個人都去香港生了孩子?這樣激進的行為有什么好作用嗎?顯示出了良好的素質嗎?你自己忍夠了你就署上自己名字,別瞎代表別人!”

      網友歷數“地域歧視”

      不少孕婦千辛萬苦到香港去生孩子,在網友看來,主要是因為兩個主因:有香港戶籍和可以多生。

      網友“溫蒂2009”說,“我們不應指責香港人容不下大陸孕婦過去生子。好歹香港只要你孩子在那落地,就認孩子為香港公民。大陸哪個地方做到了?”網友Weeds認為,香港人看待內地人,就和北京上海人看待農民工一樣。網友“毛墨豐”稱,既然內地不同省份之間都相互歧視,戶口制度限制不同地域公民的各種行為諸如上學、購房,香港這么說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聲音

      一香港市民:這則廣告可能反映了一些香港人的看法,尤其是一些受影響的本地孕婦,但采用的隱喻手段非常不禮貌,這決不代表多數香港人的看法。

      香港浸會大學副教授余偉錦:理解刊登廣告者的心情,因為他們的切身利益受到了影響,但對廣告中出現的隱喻非常不能贊同。大家都是同胞,同一個國家的人,用蝗蟲來形容完全不對。中國文化中有嚴重的地域歧視觀念,不同地方的人相互歧視,但現在最大的問題不是內地同胞來港生孩子,而是我們的人口政策出了問題。

      香港正面臨嚴重的人口老化問題,香港根本就是需要很多年輕人來香港,應鼓勵新移民,而非反對不同地方的同胞來港生孩子。

      廈門大學中文系主任周寧:刊登整版廣告批孕婦赴港生子是不冷靜的行為。事件本身不是很重要,里面摻雜著雙方的怨氣,不需要無限放大。最近出現的一系列不斷升級的事件表明,謾罵和情緒化的表達不能解決問題,內地和香港都應該反思。

      @香港衛視陳揚:我鄭重呼吁:立刻停止一切地域攻擊!活了大半個世紀我從來沒有見過中國人之間會這樣毫無理性地以地域為話題展開越來越尖酸刻薄的相互攻擊。文字武斗!這絕對是一個不祥之兆。族群分裂的公開化和非理性化是災難。誰都不希望用未來上百年痛苦的彌合歲月來為今天的出言不遜贖罪。同意者請轉。拜托!

      @楊錦麟:負責港澳工作的朋友們,對此現象不可掉以輕心。指誣大陸赴港孕婦為蝗蟲,是極不友好和極不應該的。這部分港人并不占主流,但兩地各種制度差異性,尤其涉及民生領域的資源的沖突個案日漸增多,這不只是所謂反中亂港勢力策動那么簡單,更深層次的結構性隱憂在左右和干擾一國兩制實踐進程。

      @從風林火山到知行合一:大陸人也要正視自己存在的問題,一定要學會尊重別人,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那些小毛病,比如大聲喧嘩、隨地吐痰、插隊、不會說客氣話、偷賓館毛巾、用賓館毛巾擦皮鞋、在賓館地毯上扔煙頭等毛病都應該堅決戒除,否則,只會讓人家瞧不起。在歐洲的一些景點,獨獨有中文的警告提示,說明了什么?

    責任編輯:hdwmn_rsj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美國聯邦法官就禁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政
  • 兩部門緊急預撥3000萬元支持貴州做好地質災
  • 外交部:已就日本抓扣臺灣漁船向日方提出嚴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醫解百科︱痛風能不能喝酒?(視頻)
    醫解百科︱痛風能不能喝酒?(視頻)
    世遺泉州|名居·中憲第:三百年紅磚古厝里的海峽情緣(視頻)
    世遺泉州|名居·中憲第:三百年紅磚古厝里的海峽情緣(視頻)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周祖翼在福州調研高校 福建經濟“新”觀察④:向“新”躍遷,助 以星航運美西電商快線ZX2復航 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召開貫徹實施優化營商環 莆田涵江雙福村:家門口的石板路都成了風 福建省出臺舉措加強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 “閩茶海絲行”香滿土耳其 福建省叉車出口再創歷史新高
    国产啊v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天堂无码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av超清无码不卡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