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南平市自然資源局獲悉,南平市已全面啟動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建設工作,通過劃定重點保護區、保護協調區、發展融合區三類空間,實行差異化管理,協調聯動周邊地區保護發展,以“山景城鄉生命共同體”為基本模式,構建“國家公園-城-鎮-村”融合發展體系。
連日來,市自然資源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和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堅持把推動生態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作為核心發展思路,推動武夷山創建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城市和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不斷探索國家公園生態文明創新實踐路徑,堅持以生態、產業融合樹立綠色高質量發展標桿,努力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南平樣本”。
據了解,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以國家公園為重點保護區,將國家森林公園、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公益林等未納入國家公園紅線的部分納入保護協調區,在保護協調區外約4公里的地方設立發展融合區,統籌協調外圍地區適度發展旅游產業,保障國家公園內群眾的生產生活需求。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涉及武夷山市、建陽區、邵武市、光澤縣,串聯起黃坑、寨里、星村、洋莊等多個重點鄉鎮,輻射興田、五夫、莒口、麻沙、水吉、和平等一系列節點鄉鎮,形成區域網絡,提高整體資源能級和旅游吸引力。
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的建設,將有利于化解武夷山國家公園自身保護與發展相互牽制的瓶頸問題,讓生態資源最大化發揮帶動作用,推動腹地鄉村地區全面振興,助力周邊特色小鎮和田園綜合體的多樣化、特色化發展,為國家公園周邊地區經濟注入活力。(邱冬勇 廖孟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