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邵武市曬口街道依托老工業基地人才集聚優勢,建立三項針對鄉賢的工作服務機制,著力凝聚鄉賢力量,喚起鄉賢思鄉之情,激起鄉賢反哺故里的責任擔當,引導一批鄉賢回鄉投資興業,做足回歸經濟文章。成功引進福建穗福紡織、美國薄殼山核桃、盛益百香果、山乘山四季水果種植等4個回歸經濟項目,總投資4.8億元,策劃東進祥云谷水上人家水產養殖基地項目,為曬口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鄉賢聯系喚人心。鄉賢界寬面廣,人才薈萃。曬口街道高度重視鄉賢力量,通過搭建鄉賢聯系平臺,建立動態鄉賢信息庫,打好鄉情牌,凝聚鄉賢力量,引領鄉賢返鄉興業。一是他鄉有人聯系,實行包干聯系制度,確保在冊的28名鄉賢人士有一名街道領導干部和村(居)干部聯系,通過電話、微信、節日走訪等形式加強溝通聯絡,適時向鄉賢提供鄉情信息,讓鄉賢及時了解、掌握家鄉動態。二是回家有人接洽,建立鄉賢微信群,及時掌握鄉賢返鄉動態,明確專人負責返鄉鄉賢接洽工作,通過陪同鄉賢實地考察,宣傳推介,使鄉賢深入了解鄉情,感受家鄉發展成果,大大激發了在外鄉賢的“鄉愁”。三是年終有相聚平臺,成立鄉賢聯誼會,定期舉辦在外鄉賢家鄉行、鄉情懇談、家鄉發展論壇、傳統節日聯誼交流、回歸項目推介會等主題活動,促進鄉賢彼此間的情誼,增進鄉賢與家鄉之間互相了解,激發鄉賢落葉歸根、報效桑梓的情懷。如高峰村張良勝在街道干部和村干部的感召下,回鄉創辦以生態化種養殖為主的山乘山生態農業開發企業,并被邵武市委、市政府評為“回歸之星”。
保姆服務換真心。企業不僅要“引得來”,還要“留得住”。曬口街道全面升級服務企業代理制,為企業提供“保姆式”精準服務,切實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營造良好營商環境。一是掛項制度強保障,制定企業和項目服務中心工作實施方案,實行街道領導干部與企業“一對一”結對機制,細化項目對接任務,倒排項目進度時間表,壓實項目攻堅責任。福建合緣農業開發美國山核桃項目涉及到600畝的用地問題,經掛項人員的多番協調,不到一周時間實現土地流轉,并積極對接市財政、水利、農業等部門爭取項目資金,投入53余萬元實施田間道路硬化、水利灌溉設施建設,為企業發展清除障礙,保駕護航。二是跟蹤服務提效率,曬口街道成立回歸項目工作服務組,抽調國土、環保、城建、農業等部門精干人員,及時為企業進駐提供立項、征地、辦證等一站式“保姆式”服務,以誠信、務實、高效、優質的服務取信于企業。為加快推進福建穗福高端紡織品項目進度,曬口街道項目服務組成員從各自職能、專長角度,認領項目征地、備案、環評、安評、以及項目建設等環節任務,實行包干負責制,并邀請南平市環保局現場指導環評工作。目前該項目已竣工,比原預定時間提前10個月。一期項目可提供就業崗位400余個,年產值達1億,創利稅達3000萬元。三是精準服務明方向,實行每月一走訪工作機制,征集企業服務需求,通過“訂單式”服務,精準發力,實現服務企業無縫對接。盛益百香果示范種植基地涉及的100畝用地及滴灌設施安裝問題,街道有針對性派駐協調能力強的村干部和水利部門干部負責,做通農民思想工作,對接市水利部門,爭取到20萬資金支持和技術支持,問題得以順利解決。
會商協調贏企心。一是謀劃會商做儲備,按照“統分結合、協同協作”的要求,強化領導牽頭和部門合力,形成“頭腦風暴”式的會商謀劃機制,每季度召開一次項目謀劃研究工作,依托曬口區位、產業、資源等優勢,分析前期捕捉的項目招商信息,集中討論,著重謀劃一批帶動力強的主導產業,引導現有產業延長產業鏈。二是預審會商把好關,實行項目預審制,根據需要,適時召開項目預審會商會,對有意向投資企業,從項目產業規劃、項目投產效益、環保等進行可行性研究,重點加強環保審核,杜絕引進重污染、高能耗的項目,加大對科技含量高、帶動作用大、低污染、高效益項目引進力度。浙江鋼泰鋼結構工程項目因發展前景、產出效益等因素,預審不合格,不予引進。三是合力攻關解難題,對引進項目過程出現困難遇阻,及時召開會商會議,認真分析研判,提出解決方案,統一思想,攻堅克難。福建合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有意擇址投資美國薄殼山核桃項目,到多個鄉鎮考察選址無果,主要是需連片土地近千畝問題。曬口街道主動邀請企業到高峰考察興業,項目一經確定,街道及時進行會商,認為該企業是推動鄉村振興的好項目,必須以最快的速度解決企業用地。街道組成多個協調小組,入戶宣傳做思想工作,簽轉租協議,不到一周時間為企業流轉830余畝土地,促成企業落戶高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