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刺桐紅村鎮銀行2014年7月成立以來,始終堅持“服務三農、服務小微企業、服務社區”的定位,自覺承擔“普之城鄉,惠之于民”的社會責任,堅持以黨建引領業務發展,走出了一條振興鄉村、服務三農的商業可持續發展道路。
該行黨支部以“圍繞業務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為指導,以黨建為企業發展的紅色動力源,不斷推進“黨建+金融” “紅色+特色”普惠金融新模式,發揮出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2015年以來,成立了黨員金融志愿服務隊,深入農村、社區、企業開展“金融知識進萬家”活動;開展“黨建+結對幫扶”,組成結對幫扶小組開展業務“一幫一”指導,深入基層解決熱點難點問題;設立“黨員支農服務點”,扎實推動“黨建+精準扶貧”,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全行上下形成勇于擔當、攻堅克難、創先爭優的良好工作氛圍;以“黨建+金融”的模式服務城鄉群眾,并開展了大量的黨員微公益活動,獲得了群眾的好評。
推進農村“兩權抵押”,拓寬農民融資渠道。2016年12月12日,該行在下沙鎮屯上村舉辦了全市首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授信簽約儀式,隨著首批兩權證頒發,銀行第一時間為屯上村竹蓀種植戶吳某成功辦理了全市第一筆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為農村“兩權抵押”貸款拉開了序幕。通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戶信用”擔保的形式給予農戶信貸支持,有效緩解農戶“貸款難、貸款貴”問題。截至2018年5月末,發放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貸款457戶4329.27萬元。
以思路拓富路,金融開發促精準扶貧。該行積極探索,多次組織召開精準扶貧聯系會,與市扶貧辦就扶貧貸款的推廣方式、管理以及扶貧貸款的期限、利率等具體事項進行深入探討,同時對接村委,到村組、農戶、田間地頭查看實況,摸排分布情況,最終確定了“因地制宜,產業扶貧”的思路。實踐中,通過完善金融服務,扶持綠色農業龍頭企業、農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發揮脫貧致富的引領帶動作用。銀行給予閩澳農業498萬、天苗農業500萬信貸支持,用于農業專項生產。穩定的資金投放促進了企業發展,企業與政府合作,帶動20余戶貧困戶實現穩定增收。
設立普惠金融服務站,打通綠色服務通道。2016年7月,該行建立了我市首個普惠金融服務站——拿口普惠金融服務站。在拿口普惠金融服務站穩健運行的基礎上,先后設立了下沙普惠金融服務站和福達普惠金融服務站。以普惠金融服務站為輻射中心,加大對村委、農戶、小商販走訪調查力度,開展送貸下鄉,上門辦貸,打造信貸服務直通車,為農戶提供一站式的金融服務。截至5月末,普惠金融服務站共服務農戶400多戶,農戶獲得資金支持近2500余萬元。
在黨建的引領下,邵武刺桐紅村鎮銀行不忘初心、回歸本源、深耕“三農”,成為支持邵武農村經濟發展的金融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