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后,邵武市水北鎮抓住晴好天氣,忙著調度高速插秧機在田中進行早稻機插,全鎮的早稻機插工作陸續展開。
一大早,水北鎮四都村的農戶就開著插秧機忙碌起來,他們根據水田的情況調整好栽插株行距和深度,然后推著機器向前走,一排排整齊的秧苗就在后面出現了,栽插速度又快又整齊,不一會兒十多畝稻田都插上了綠油油的秧苗。據了解,以往雇人插秧,效率低且人工費高,而現在采用機器插秧,一天輕輕松松能插30多畝,每畝至少可節約人工費80多元?,F在的插秧機還可以自動施肥,不僅對土壤有益,也不會造成肥料的過度污染。農戶告訴筆者,不僅插秧方式改變了,連耕田的方式也變了。以前是靠手扶拖拉機耕田,一天最多耕田3畝,而如今使用的大型行耕機,一天可以耕20多畝,效率比傳統工具高數倍。
百年來,中國農民都是“臉朝黃土背朝天,育秧插秧累彎腰”。農民每插一株秧就要彎一次身,一次次向大地的叩首才換來一點點新綠,一步步往后的騰挪才換來眼前的生機。隨著社會發展,機械化逐步取代人力勞動,提高了效率,解決了農村勞動力少,勞動強度大等問題,為現代化農業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進一步推廣農業機械化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