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i4ks">
  • <td id="ei4ks"></td>
  • 注冊
    閩南網 > 新聞中心 > 福建 > 南平 > 邵武新聞 > 正文

    邵武和平古鎮:這是一座有韻味的古鎮 散發悠悠古韻

    來源:福建日報 2017-09-12 14:45 http://www.vistrails.com/

      邵武和平古鎮,有1400多年歷史,擁有近300幢明清民居建筑,被譽為“全國罕見的城堡式大村鎮”。經多年矢志不移的保護開發,和平鎮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國家級生態鎮”“中國特色小鎮”。據統計,2015年,游客數達68萬人次,去年達86萬人次,今年1-8月達78.91萬人次

    留住古味,散發悠悠古韻

      走進和平古鎮,悠悠古韻撲面而來。一條600多米的青石板古街,素有“福建第一街”之稱,近百條鵝卵石巷道,隨形就勢而成“九曲十三彎”,近300棟青磚灰瓦的明清古建筑鱗次櫛比,既有中原古風,又有閩北特色,文化積淀深厚。特別是5座大夫第及陳氏貢元宅等,雕梁畫棟,飛檐斗拱,堪稱古建筑瑰寶。

      “古鎮完整保留古味古韻,靠的是十來年持續發力。”和平鎮原鎮長章錦華說,他親眼見證了千年古鎮的華麗轉身。從2002年開始,正是在省里的指導和支持下,古鎮的保護開發工作翻開了新的篇章。

      規劃先行,謀定后動。邵武請來全國頂級專家——同濟大學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阮儀三教授團隊,編制《和平古鎮保護與整治規劃》《和平古鎮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和平國家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為和平古鎮繪制了發展藍圖。

      和平鎮鎮長鄧煒華說,鎮里運用政策疊加效應,破解資金瓶頸,投入近4億元推進保護開發。15年來,按“修舊如舊、以存取真”原則,培養一支當地古建修復隊伍,對古鎮內所有文物進行預防性保護和搶救性保護,古民居經立面改造和線纜下地,完成20多棟明清古建筑的收儲和修繕,恢復600米古街風貌及青石板路面。

      為留住古鎮的煙火味,小鎮將保護開發和環境提升兩手抓,建了污水處理廠等基礎設施,留住了原居民,留住了原生態。

      這樣,古鎮構筑了一種良性發展的生態,既留住小鎮的“形”,又留住傳統鄉村生產生活,韻味十足,相得益彰。

    留住文脈,延續古鎮風韻

      千年古鎮,數不盡風流。

      邵武市博物館老館長傅喚民說,古鎮孕育了燦若繁星的傳統文化。因史上入閩三道之一的愁思嶺隘道就在和平鎮境內,是中原文化進入福建的通道之一。和平書院創辦于五代后唐,是中國最早創建的書院之一。此外,古鎮還是太極祖師張三豐的誕生地,太極養生文化源遠流長;峭山公是海內外“紫云黃氏”的鼻祖,和平成為黃氏后裔尋根祖地。古鎮還有眾多民俗傳統,如儺舞、三角戲等。

      為深入挖掘古鎮文化底蘊,傅喚民等人駐扎在古鎮,白天走村入戶,翻閱族譜、縣志、鄉志,晚上挑燈疾書,一連三個多月,全面梳理古鎮歷史記憶,彰顯古鎮風韻。

      延續文脈,才能留住古鎮之魂。鄧煒華說,古鎮利用傳統文化資源,讓游客隨時能觸摸文化脈搏、感知文化神韻、汲取文化營養。將書院文化作為解讀古鎮的文化密碼,深入挖掘書院精神的耕讀傳家、崇文重教內容,讓古鎮成為一個讓人向往的地方。利用張三豐太極文化,舉辦全國傳統武術大賽、太極拳比賽等賽事,打響邵武“張三豐太極文化”城市名片。

      “為讓文旅更深度融合,我們還搭建和平戲院,增設縣丞署審案實景演出、儺舞民間藝術表演等項目,打響文化和平品牌。”鄧煒華說。

    留住鄉愁,古鎮煥發新姿

      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清華大學教授陳志華等專家學者不約而同評價說,和平鎮保留如此完整的古街區,全國少見。

      邵武理清了“保護歷史文化遺產來開發旅游”的思路,通過原生態開發,留住了鄉愁。因此,古鎮全力打造邵武休閑旅游發展的旗艦,被評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和福建省鄉村旅游休閑集鎮。

      旅游層次不斷豐富,從古鎮參觀游向農業體驗游、文化體驗游等多維度拓展。作為和平游漿豆腐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80后返鄉青年黃東華繼承了老手藝,將傳統技藝從后堂搬到前臺,增加游客的旅游體驗,“一塊豆腐百年酵,一口咬下味百年”的游漿豆腐大放光彩。“和平游漿豆腐制作工藝很特別,不添加石膏或鹽鹵,用陳漿作為酵母來制作,游客慕名而來,銷售量翻了一番,還賣到福州,月收入1萬多元沒問題。”黃東華說。

      旅游,帶富一方百姓。今年46歲的和平村人黃學義放棄竹制品企業車間主任的工作,當了一名導游。“這份職業既宣傳了祖輩留下來的寶貝,每月又有三四千元收入,稱心如意。村里其他人都從旅游業中分了一杯羹,一些人開發農事體驗項目,創設‘金秋拾稻’‘稻浪抓魚’等豐富多彩的農事體驗活動,農家樂等新業態紛紛興起。”黃學義說。

      “目前,古鎮欲以旅游業為主導產業,堅持走挖掘及發揚特色古鎮文化、旅游與生態農業相結合、開發當地特色自然景觀景點,三者和諧共生,讓千年古鎮重煥光彩。”邵武市領導說。(記者 趙錦飛 通訊員 何興明 余曉勤 柯婧)

    原標題:邵武和平古鎮:這是一座有韻味的古鎮
    責任編輯:方迪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五一”假期首日 福建省文旅市場火熱
  • 水墨丹青秒變宇宙星河!山水史詩《月映武夷
  • 全球最大宋畫x裸眼3D秀 沖擊世界紀錄!《月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簪花獻媽祖,同謁媽祖,共襄盛會(視頻)
    簪花獻媽祖,同謁媽祖,共襄盛會(視頻)
    2025泉州時尚周啟幕大秀精彩紛呈(視頻)
    2025泉州時尚周啟幕大秀精彩紛呈(視頻)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看見惠安|惠安小天壇 雙擁之花綻放八閩大地 ——福建推進新時 漳州以舊換新補貼 再辟新渠道 漳州快遞小哥榮膺全國青年先鋒 “五一”假期首日 福建省文旅市場火熱 從50年前的這篇報道,感悟總書記的勞動本 蘇頌書院正式落成 廈門再添一處人文地標 廈門和美天地開門迎客 商業面積約6萬平方
    国产啊v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天堂无码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av超清无码不卡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