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7月14日訊 看著眼前的小伙,在南安溪美開沙縣小吃店的陳老板,心里又窩火又無奈。
這小伙衣著不邋遢,言辭也很有禮貌,可吃了幾十塊錢的東西后,卻放話說“我沒錢”,擺明了要吃霸王餐。南安溪美派出所的民警來了,小伙還是那個態度:我沒錢,但可以干活還錢。
“幾十塊錢的東西,哪怕讓他父母來給也行??!”對于小伙的行為,陳老板很不理解。民警覺得這事有內情,便把小伙叫到一邊??磁赃厸]什么人了,小伙這才講出原委。用他的話說,這頓霸王餐,本來是為了“報恩”。
小伙說,自己叫阿蘇(化名),18歲,江西人,今年6月剛參加完高考。他覺得高考成績不理想,不想給父母添負擔,便拿了身份證,悄悄離開家,打算來投奔在南安打工的同鄉。沒想到,還沒見到老鄉,錢包卻丟了。沒了身份證,老鄉沒法給他介紹工作,倔強的阿蘇又不想再麻煩別人,便在南安的一座立交橋下“安家”。他打算盡快找個工作,解決溫飽問題。就在阿蘇饑腸轆轆時,恩人老王出現了。
據阿蘇說,老王是一名聾啞人,以乞討為生,有時會在立交橋下暫住。當時,看到阿蘇很餓,又身無分文,好心的老王便帶著他乞討。如果要到錢,兩個人就吃頓飽的,如果要不到,兩個人就一起挨餓。這讓阿蘇非常過意不去。他覺得,老王殘疾,生活又窘迫,每天還要請自己吃飯,很不容易。思前想后,阿蘇決定請這位恩人吃一頓好的。
“約老王去吃飯,吃完后就讓他先走,我自己留下負責。”打定主意,前天,阿蘇謊稱自己賺到錢了,拉著老王來到柳溪街一家沙縣小吃店。但在途中,老王因為有事先離開了,并答應過一會兒回來找阿蘇。坐在小吃店里,阿蘇叫了一桌子菜,可恩人卻始終沒來。阿蘇等得太餓,就一口氣把菜吃光了,這才發生了文章開始的一幕。
民警對阿蘇進行了嚴肅的教育,并幫他付了餐費。事后,民警與阿蘇老家取得聯系,隨后將他送去南安救助站。昨天上午8點,救助站的工作人員為阿蘇買好了車票,將他送上返回江西老家的汽車。(海都記者 史國亮 通訊員 陳小東 吳奕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