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橋礦區砂石裸露、劉林溪小流域水沖沙壓的情況,目前已經得到了治理?!?日,南安市水土辦工作人員向筆者一一介紹該市水土保持工作成效。近年來,南安以發展的理念保護生態,努力實踐“生態立市”戰略,有力推進了南安水土保持工作的深入開展。
翻開今年南安水土保持生態工作的成績單,各項數據令人振奮:截至11月22日,實施水土流失治理項目33個,投入資金12955萬元,完成治理面積12萬畝,完成計劃數的118.8%。其中綜合治理項目16個,完成投資10791.4萬元,完成治理面積4.49萬畝,占治理任務的100%;專項治理項目17個,完成投資2164萬元,治理面積7.6萬畝,完成計劃數的133%。
創新思路助力生態保護
一條條新修的排水溝,順山勢向下延伸;一個個黑色塑料袋,像迎檢的士兵般排列得整整齊齊;一株株剛種下去的小樹苗迎風挺立……來到柳城榕橋礦區,這一幕景象,格外引人注目。
“別看現在這個樣子,3年后,這里將滿眼綠色?!蹦习彩兴赁k工作人員說,不起眼的黑色塑料袋就是生態袋,生態袋邊坡防護綠化,是荒山、礦山修復、河岸護坡中重要的施工方法之一。該技術是南安嘗試性用于水土流失治理,生態袋采用的材料都是自動降解的無紡棉纖維布,低碳環保。
去年,南安被列為全省22個水土流失重點縣(市)中的Ⅱ類重點縣(市)之一。礦山治理是水土流失治理的難點,為此,南安創新思路,首次將生態護坡技術應用于崩崗礦山治理,并把榕橋礦區作為生態袋技術治理水土流失的試點,采用生態袋技術治理水土流失。
“如果效果好的話,將在其他礦區推廣?!蹦习彩兴赁k負責人說。
因地制宜強化綜合整治
山坡變梯田,荒地種上樹苗,丘陵地帶建起蓄水池,田間道路縱橫有致……水土流失治理后的南安市向陽鄉,處處生機盎然。
“修建這些配套水利設施,可以蓄水攔沙、保護生態、提高效益?!毕蜿栢l農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說。
今年,向陽鄉水土治理工程被列入省級重點水土流失治理項目。項目總投資300多萬元,對全鄉茶園開展坡耕地治理,并修建水泥機耕道、排水溝、蓄水池、沉沙池等設施。在向陽鄉向陽村、卓厝村、郭田村等多個過去水土流失嚴重的村莊,到處是綠油油的茶園和清澈的流水。據統計,通過水土流失治理,該鄉秋茶收成提高30%左右。通過了一系列的綜合治理措施,有效遏制新的水土流失,極大地改善當地生態環境和農業生產條件,有力地促進全鄉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除此之外,南安今年還完成了羅東鎮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項目和梅山鎮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項目等,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極大地改善了當地生態環境和農業生產條件,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和美麗鄉村建設的全面發展。
多措并舉完善工作機制
生態治理不僅是攻堅戰,更是持久戰。南安除了加強成效鞏固保護工作,強化監督執法,還積極進行相關水土保持宣傳教育。據統計,3月份“水土保持宣傳月”共分發宣傳海報2000份,發送短信1500多條。同時,長期在福建日報、福建電視臺、泉州晚報、南安商報等主流媒體進行宣傳報道,取得了顯著的宣傳效果,營造了良好的水土保持工作氛圍。
不僅如此,作為全省首個通過生態市考核驗收的縣級市,南安市將水土流失治理與生態市建設,與美麗鄉村建設,與改善當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發展特色產業保護水資源、防災減災等有機結合起來。此外,該市還建立了領導掛鉤、部門幫扶、鎮村結對工作機制,并把水土保持工作納入各級科學發展分類考核范疇,確保取得顯著成效。通過治理,項目區水土流失區林草覆蓋率增加10%,土壤侵蝕量減少70%,減沙率達30%,防洪減災能力得到加強,農業生產條件得到明顯改善。(陳鑫煒 侯錦超 黃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