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區新華街,一輛汽車擠占了斑馬線,學生只能繞行。記者 朱晨輝 攝
昨日是第二個全國“交通安全日”,宣傳主題是“摒棄交通陋習、安全文明出行”。市交管大隊在南安汽車站開展“12·2全國交通安全日”活動,向數百名司乘人員宣傳交通安全知識?;顒又?,車載LED顯示屏不斷播放交通安全知識以及本應該避免的一幕幕交通慘劇,交管人員向進出車站的客車司機發放宣傳材料,提醒他們小心駕車,確保旅客乘車安全。
市交管大隊通過向全體市民倡議,積極倡導“六大文明交通行為”,自覺摒棄“六大交通陋習”,堅決抵制“六大危險駕駛行為”。
昨日,記者分成幾路,記錄下一些司機的交通陋習。
半小時 四成摩托車駕乘人員不戴頭盔
時間:12月2日16時至16時30分
地點:美林橋頭民主街路口
昨日,記者在成功街美林橋頭紅綠燈路口觀察了半小時。根據粗略估計,這半小時經過該路口的摩托車、電動車達600輛左右,有四成的摩托車司機以及后座的乘客不戴頭盔,其中有一成的司機戴了頭盔,卻沒有系扣帶。
其間,記者隨機采訪了幾名不帶頭盔的摩托車司機。
“主要是麻煩?!笔忻袂f女士說,自己車上其實放了頭盔,但由于騎行的路程不遠,所以懶得戴。
還有司機表示,自己車上壓根就沒有配頭盔,“只要小心騎就行了”。
此外,許多摩托車后座上的乘客也沒有佩戴頭盔。
在交叉路口,車流量很大,綠燈放行時,所有車輛的車距拉得很近,摩托車在車流中穿梭,為了不“親吻”到前車,不時要采取急剎車,由于慣性,后座的乘客會往前傾,頭部很有可能撞到前面司機的頭盔。
記者粗略地計算了一下,有一成左右的摩托車后座乘客沒有佩戴頭盔,其中不乏小孩。
【警示】
摩托駕乘人員死亡 逾八成因不戴頭盔
交警點評:頭部是人體的要害部位,極其脆弱,駕乘摩托車戴頭盔是為了在發生交通意外時保護頭部。如果不戴安全頭盔,發生交通事故時,受傷和死亡的概率要高得多。據調查,死亡的摩托車駕乘人員中,有80%以上是因為不戴安全頭盔造成的。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一條規定,駕駛摩托車時駕駛人未按規定戴安全頭盔的要罰款50元,記2分,乘坐摩托車不戴安全頭盔的要罰款5元至50元。
據悉,11月1日至28日,我市就查處了803起駕乘摩托車不戴頭盔的交通違法行為。
開車接打電話 大部分司機不減速
時間:12月2日12時許
地點:長安街路口、新華街成功大廈路口
中午時分,正值人車流量高峰期。記者在長安街路口看到,在一輛紅色小轎車內,女司機正歪著頭打電話,車內一家老小也都自顧自地玩耍。由于該轎車行駛速度慢,后面不少司機不時按響喇叭催促,也有等不及的車輛干脆變換車道,提速超車,而馬路中間還有不少騎著自行車的學生,讓人膽戰心驚……
記者在長安街路口觀察的30分鐘內,發現有17名司機開車接打手機,其中小轎車司機7人,出租車司機1人,摩托車司機6人,電動車司機3人。記者留意到,這17人大部分沒有減速慢行或靠邊停車。
在新華街成功大廈路口,情況同樣不容樂觀。林先生是一名摩的司機,他認為,開車接打電話確實有危險,更何況他的后座上還有搭車的客人,但如果有重要的朋友來了電話不接又顯得不禮貌。在這樣的矛盾中,林先生通常選擇把車速降下來,一邊接電話一邊緩慢行駛。
私家車司機黃先生則認為,他開車不敢接打手機,如果有特別重要的電話,他會選擇把車停在路邊,打完電話再繼續行駛。
每天駕駛摩托車上下班的市民林文通表示,開車接電話花費的時間不多,只需注意觀察前方道路即可。
【警示】
開車打電話 事故風險增加4倍
交警點評:據相關研究報告顯示,有6%的汽車碰撞事故是由于開車時打電話引起的。開車時打電話將使事故風險增加4倍,每年預計會導致33萬人受傷,1.2萬人重傷和2600人死亡。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駕駛機動車不得有撥打接聽手持電話、觀看電視等妨礙安全駕駛的行為。對違反上述規定的駕駛人處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并記2分。(記者 宋海林 陳江濤 見習記者 林梅治 通訊員 黃文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