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玲行走在長城烽火臺遺跡前
來自南安霞美鎮果園村的李雪玲,兩年前考上濟南大學,今年暑假與幾十名大學生一起,從甘肅嘉峪關出發,花了31天沿著古長城遺跡,徒步至甘肅金昌市河西堡鎮,全程587公里。餓了吃燒餅配咸菜,渴了喝井水、自來水,晚上睡在帳篷里。一路上,他們不僅領略了西北的風光,磨煉了意志,也收獲了沿途人們的熱情和善良。
過程:一個月才洗一次澡 腳底水泡破了又長
7月17日,經過前期周密的準備,她同來自全國十幾所大學的同伴們一起,背起了二三十斤重的行囊,開啟了徒步長城之旅。
隊伍共有70人,分成5個小分隊,分別負責探路、記錄、決策、食物采購與分配、應急藥品等。為了磨煉意志力,隊伍有著嚴明的紀律:路上餓了,只能吃統一購買分配的燒餅和咸菜,渴了到沿途的村民家中喝自來水和井水;累了一起在帳篷里休息。
雖然早已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但西北干燥的氣候加上每天平均徒步二十幾公里,仍讓來自南方的雪玲有些吃不消。沒過兩天,她的腳底就被磨出了水泡。往后的日子里,水泡破了又起,起了又破,她被同伴們笑稱為“泡王”,但她仍咬緊牙關,堅持到最后。
每天早上5點半,天還沒亮就要起床,踏上征程。雖然太陽很大,但西北的氣溫大多在18℃-30℃之間,并不會讓人覺得酷熱難耐。有一次,下過雨的晚上,氣溫只有13℃,隊員們晚上睡覺都直哆嗦。
西北部水源短缺。隊伍經過的部分村莊甚至是定時供水,村民的家中都自備多個大水桶。一路上,他們只在一位村民家中洗過一次澡,多數時候連刷牙都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