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電公司每個月把電費按時轉到村里,每三個月分紅一次,我們就有了固定收入。”11月17日,漳平市吾祠鄉吾祠村貧困戶盧慶說,在鎮村黨員干部的發動下,他也出資入股了村里的光伏發電扶貧項目,找準產業才能為扶貧持續造血。吾祠鄉黨委發揮黨組織優勢,經過多番的考察論證,率先在貧困村吾祠村建設光伏發電項目,吾祠村成為漳平發展光伏發電產業扶貧第一村。“貧困戶家庭收入微薄,每入股1千瓦每戶需出資7100元。”該鄉組織委員劉偉說。為此,鄉黨委積極向上級部門申請補助經費,為每位貧困戶爭取了5000元補助。但是,每個貧困戶入股1千瓦還有2100元的資金缺口。鄉黨委鼓勵村里經濟條件好的黨員先行投資入股,帶動貧困戶的入股積極性。這個做法得到黨員干部的擁護,僅三天村兩委干部共6名黨員全部出資入股,一周內又有5名黨員向鄉黨委提交入股申請。村里貧困戶看到黨員都入股了,紛紛打消疑慮,不到10天吾祠村20戶貧困戶全部完成出資。
依托“集體+黨員+貧困戶”的精準扶貧模式,吾祠鄉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完成了光伏扶貧項目的簽約、開工、并網發電。目前,該項目一期50.7千瓦光伏項目已并網發電,二期正有序推進,預計年發電量60840度電,每入股1千瓦年收入可達900多元。
在掛鉤的龍巖市委組織部大力支持下,吾祠鄉還創建了30萬元的黨員創業扶助基金,提升黨員的致富能力和黨組織的凝聚力。去年底,厚德村黨員曾紹添準備流轉留地村的80畝荒地,試種新生代樹種速生竹柳,但資金成了創業瓶頸。包村干部了解他的困難后,幫助他辦理了第一筆黨員創業扶助基金3萬元。
吾祠鄉切實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扶貧優勢、發展優勢,因村制宜實行“一村一策”,幫助村集體從土地、資產、產業等多個渠道壯大經濟產力,養螺、養蜂、養泥鰍、種植藥用木瓜、種植厚德蘿卜和蘿卜深加工等“一村一品”特色項目在黨員的帶頭下正逐步發揮示范作用。(記者 趙偉 通訊員 詹芳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