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羅區人民法院積極探索審執工作的分調裁機制改革,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工作目標,通過“源頭減壓,機制減耗,創新減負”原則,取得明顯成效,2017年9月以來,共委派調解團隊訴前調解500余件;分流各類簡單的訴訟案件7000件,占全院訴訟類案件85%;速裁審結民商事、行政案件3000件,人均速裁結案200件,在群眾信任、審執效率和隊伍形象方面得到“三加分”。
為有效升級優化“分調裁”機制改革工作,為審判源頭減壓,該院黨組優化司法資源配置,修改完善調解速裁團隊的工作機制,細化速裁案件范圍、審理期限等標準,成立由全國人大代表章聯生、省人大代表陳如金、全國優秀調解員陳柏潮、“調解超市”駐點調解員郭秀生等6名金牌調解員組成的訴前調解團隊,并與區綜治工作一體聯動,運用“網格化+網絡化+信息化”平臺,建立由89位社會知名人士組成的特邀調解員名冊,善借社會力量,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律師、社區民警、法律工作者、人民調解員等納入“分調裁”工作中來,建立涵蓋全區20個鎮街的訴調對接網絡,持續擴大“分調裁”工作社會影響力。高度重視“分調裁”機制建設在快速解決糾紛、實現執法辦案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相統一方面的作用。經該院訴前化解的大量涉眾糾紛,如社區物業糾紛、城市征遷補償糾紛、農民工勞動報酬糾紛等,基本做到零上訪,既及時解決了當事人合法權益保護的問題,又消除了社會穩定隱患,得到群眾信任。
為實現機制減耗,新羅區法院在院機關推行民商事案件調解速裁、立案階段程序性案件調解速裁,對符合速裁條件的案件,原則上一律適用簡易程序進行審理,嚴格規范案件簡轉普,強化院庭長對案件審理的監督管理,壓縮隱性拖延審限空間,促進案件快立快審快結。在3個基層人民法庭、交通審判庭推行調解速裁,制定出臺《主審法官、法官助理辦案模式工作方案》,對民間借貸、商品房預售、物業服務、追索勞動報酬等系列案件集中優先裁判,全面推行要素式審判、裁判文書簡化和小額速裁工作,2017年9月以來,審結民商事速裁案件3000余件。行政案件速裁組審理行政非訴案件審查行政速裁案件300余件。由執行分管副院長具體抓,建立每周“集中強制執行日”機制,集中開展拘留、拘傳等強制措施,倒逼被執行人如實申報財產,有效提高執行威懾力,促使案件快速執結。5月中旬以來,該院已拘留拘傳被執行人300余人,在當地引起反響,極大提高審執效率。
為實現創新減負,新羅區法院對涉及同類訴訟的批量案件,選取一個或數個具有示范意義的典型案件進行審判,形成判例或調解方案后,帶動系列性或群體性民事、行政案件的化解,批量高效解決糾紛。如處理物業管理糾紛時就選擇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案件進行開庭審理,從而帶動批量案件處理。對簡單案件實行集約化管理,集中立案、移送、送達、排期、開庭、宣判,由同一審判組織在同一時段內對多個簡單案件連續審理。2017年9月以來,共運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6665件。該院還豐富送達方式,由送達組專門指定2人負責送達速裁案件材料。推行訴前地址確認制度,將當事人在糾紛發生之前約定的送達地址作為送達訴訟文書的確認地址,確保案件及時審理,對無法直接送達案件,試行手機實名制送達,節約送達成本,極大提高速裁案件的辦案效率,平均辦結時間為26天,切實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司法需求,樹立人民法院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