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i4ks">
  • <td id="ei4ks"></td>
  • 注冊
    閩南網 > 龍巖 > 龍巖新聞 > 正文

    乘改革開放之風 揚蘇區發展之帆——改革開放40周年龍巖發展綜述

    來源:福建日報 2019-01-24 08:46 http://www.vistrails.com/

    ▲1997年,龍巖召開撤地設市慶典大會。

    ▲開展儀式當天,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省文物局局長傅柒生,龍巖市委常委、秘書長、宣傳部長詹昌建觀看展覽。

    ­  40年的風雨征程,龍巖政治經濟社會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全市綜合實力增強,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產業升級取得明顯成效,民生條件持續改善,社會事業快速發展,如今的紅土地,已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光芒。

    ­  風清氣順 改革發展顯成效

    ­  1996年6月,國務院同意福建省撤銷龍巖地區,設立龍巖地級市。1997年,縣級龍巖市撤市設區;2014年,永定縣撤縣設區,龍巖中心城市不斷擴大。

    ­  改革發展,離不開黨的領導。40年來,龍巖黨風廉政建設不斷加強,開展了一系列黨建活動,如“三嚴三實”專題黨課、“兩學一做”工作座談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匯報會”等,初步形成在職黨員進社區服務群眾工作的“龍巖模式”。此外,持續推行“168”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機制、“六要”群眾工作法和鄉村干部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制度,選派五批1.8萬名機關黨員干部到“雙薄弱”村擔任黨組織第一書記。

    ­  目前,龍巖已經打造了“紅土清風”黨建品牌,依托互聯網+,各級黨組織打造黨課新模式,新羅區西安社區黨支部書記章聯生開設“章口就來”網絡直播,吸引網絡關注1.8億人次。

    ­  法制建設方面,在“依法治國”的時代中,龍巖“兩推一選”工作經驗成為全省典型;“龍巖客家家訓”專題片在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展播;龍巖在全省率先建立綜治負面清單信息管理系統;生態司法“龍巖樣本”在全國推廣……這是老區法制建設所取得的一項項成績。

    ­  風清,才能為發展來帶加速度。據統計,從2012年12月至2018年10月,龍巖市紀檢監察機關加大“打虎拍蠅”力度,處理了處級干部案件116件、科級干部案件840件、一般干部案件985件和其他案件4782件。

    ­  這一切,都為脫貧攻堅等任務的順利推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40年來,龍巖脫貧攻堅工作沿著道路奮勇前進,取得決定性進展。2014年2月,龍巖市在全省率先啟動精準扶貧,啟動精準扶貧識別工作,開展扶貧開發建檔立卡,根據貧困對象識別結果,開展“生存救助、就業輔助、生產扶持、住房建助、醫療援助、就學資助、科技幫扶、社會捐助、結對扶助”等九項精準扶貧到戶工作。貧困戶減少了,老區群眾的生活有了新的期望。

    ­  奮勇爭先 經濟社會齊發展

    ­  2017年,龍巖市財政收入達274.24億元,比1978年增長313.7倍;全市實現生產總值2167.49億元,是1978年的70.7倍;人均GDP 由1978年的245元增加到2017年的82258元……一個個讓人目不暇接的數字背后,是40年來龍巖經濟實力增強最直觀的體現。

    ­  經濟發展,離不開產業的支撐。在壯大主導產業上,龍巖改造提升傳統特色產業,大力培育戰略新興產業等重大戰略機遇,推動制造業平臺化、智能化、網絡化、服務化,促進工業由規模增長向創新增效轉型升級。當下,以有色金屬、機械制造、煙草、紡織、建材等為主導的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光電與新材料、生物醫藥產業等產業正迅速壯大。2017年,全市擁有百億產業8個,規模以上“365”重點產業實現總產值2338.46億元,總量首次突破兩千億元。

    ­  40年間,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龍巖經濟呈現出“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競相發展”的新格局。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迅猛,民營經濟在GDP中所占比重不斷提高,并于2002年超過公有制經濟,到2017年約占66.2%,逐步成為龍巖經濟發展的生力軍。

    ­  與經濟繁榮相伴的,是社會的飛速變遷。龍巖城鎮化步伐明顯加快,城鎮化水平由1982年的9.3%上升到2017年的55.7%,基本實現了由城鄉分割向城鄉協調發展的轉變。與此同時,中心城市建設步伐不斷加快,新建了龍巖大道、人民路、龍騰路、華蓮路、蓮西路,改造或拓寬了中山路、城東路、羅龍路;建成了人民廣場、街心廣場等,完成了主要街道的夜景工程和主要地段的綠化等一大批公共服務設施。交通方面,形成立體交通網:實現了“縣縣通高速、鄉鄉通干線、村村通公路”的目標;南三龍鐵路等的開通,使得鐵路網不斷擴大延伸;連城冠豸山機場的通航,為閩西發展插上“翅膀”。

    ­  社會發展了,人民的腰包也鼓了。數據顯示,龍巖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978年的334元增加到2017年的33022元,房子越住越好,居家設備越來越智能,桌子上的菜品日漸豐富,出行由一輛自行車變成了一輛轎車……個體生活的變化,折射出百姓日子越過越紅火。

    ­  綠色先行 蘇區迸發新活力

    ­  固守農田,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里辛勤耕種,是過去閩西農民的真實寫照。40年巨變中,改革之風吹進農業,如今的閩西種植結構優化,高附加值農業壯大,漳平永福杜鵑花基地、上杭廬豐蔬菜大棚、連城紅心地瓜基地、武平桃溪標準化無公害茶園等現代農業集聚區的建立,使現代綠色農業之路越走越寬,農村經濟開始由單一經營向多種經營的方向發展。2017年,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85.22億元,比1978年增長7.9倍。

    ­  與此同時,通過“互聯網+”,龍巖以信息進村入戶為基礎,充分發揮手機農務通,推進農業信息發布及時化,應用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購銷農產品,推進農產品營銷網絡化,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額迅速擴大。

    ­  綠色發展,還顯現在青山綠水之中。龍巖長汀縣曾是我國南方紅壤區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縣份之一,“柳村無柳,河比田高”,是當時以河田為中心的水土流失區生態惡化、生活貧困的真實寫照。1983年,省委、省政府把長汀水土流失治理列為全省的試點,動員組織群眾上山治理水土流失,拉開了大規模的水土流失治理的序幕。1999年、2001年,時任福建省長的習近平同志先后兩次專程到長汀視察、指導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數十年間,幾代長汀人發揚“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精神,創造了水土流失治理的“長汀經驗”,成為中國水土流失治理的典范和福建生態建設的一面旗幟。

    ­  改革,在于勇創新。2001年,龍巖市在全國率先啟動以明晰產權、放活經營權、落實處置權、保障收益權為主要內容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創造了林改的“武平經驗”。隨后,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逐步在全國推開。

    ­  敢于人先,繼往開來。2002年至今,龍巖全市完成造林綠化471萬畝,森林覆蓋率從2001年的73.1%提高到目前的78.9%。在認真總結提升水土流失治理“長汀經驗”、林改“武平經驗”之上,打造治理經驗“升級版”,用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四十載驚濤拍岸,九萬里風鵬正舉。在新的時代,閩西原中央蘇區繼續發揚優良傳統,以踏實肯干和勇立潮頭的決心,向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邁進。

    原標題:乘改革開放之風 揚蘇區發展之帆——改革開放40周年龍巖發展綜述
    責任編輯:蔣曉彬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美國聯邦法官就禁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政
  • 兩部門緊急預撥3000萬元支持貴州做好地質災
  • 外交部:已就日本抓扣臺灣漁船向日方提出嚴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醫解百科︱痛風能不能喝酒?(視頻)
    醫解百科︱痛風能不能喝酒?(視頻)
    世遺泉州|名居·中憲第:三百年紅磚古厝里的海峽情緣(視頻)
    世遺泉州|名居·中憲第:三百年紅磚古厝里的海峽情緣(視頻)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漳浦縣醫院成功實施全國縣級首例機器人輔 云霄縣持續開展領導干部大講堂活動 開啟多元立體閱讀模式 詔安縣委書記講授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 長泰區主要領導調研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大溪鎮邀您共赴靈龍谷23℃森夏之約:六一 漳州高新區召開九龍江流域治理專題會 喜報!南安新增6個全國文明村鎮、2家全國
    国产啊v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天堂无码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av超清无码不卡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