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得不如燒得快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中國網民規模達7.1億,其中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到3.25億,占網民總體的45.8%,而在上半年,僅真人聊天秀直播網民比例就占到了19.2%。
“這部分紅利不可能由幾百家企業共同分割”,比達咨詢分析師陳彪分析稱,如前幾年的“百團大戰”一般,市場最終只能是幾家平臺的天下,尤其是在當前沒有哪家平臺盈利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實際上,普遍意義上的全民直播門檻很低,任何一個用戶都可以參與其中。但是,真正要形成粉絲效應和長久黏性的內容并不容易,對平臺這部分投入的要求也十分高。
“有靠山的平臺可以通過持續流量和資金的供給增強自身的影響力,吸引有能力的主播,甚至請明星、名人做宣傳。然而,大部分的小平臺卻必須依靠網紅主播的影響,因此命運由模特、網紅經濟公司主宰,如果還要通過較高的主播分成來吸引主播便很容易被洗牌出局”,上述行業人士直言。
陳彪分析稱,網絡直播的主要成本在帶寬、主播、內容、營銷幾個方面,尤其帶寬壓力是一些融資不利的小平臺難以承受的。因此,僅依靠虛擬禮物分成以及廣告這幾種有限的變現方式很難堅持。“直播平臺內容比較同質化,監管逐漸嚴格等因素也將實現劣質平臺的快速淘汰”,他補充道。
當前監管部門嚴格打擊下,仍有嘿秀等數家平臺依靠擦邊球賺流量,版權監管則更難。北京商報記者在上述平臺嘗試直播一部電視劇,只有一直播和哈你直播迅速關閉了直播,映客、花椒、ME直播、易直播均能順利進行直播。
事實上,除了提升平臺質量外,不少直播平臺正在開始嘗試探索新的盈利模式,例如承接一些企業客戶的商業推廣以及與電商、在線教育等垂直領域結合等。不過,這樣的模式卻逐漸淡化了社交的工具屬性,全民直播的未來仍需揣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