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模式被指太理想
“從理論上講,阿里影業打造的O2O的發行模式絕對是未來影視產業發展的大方向,但從實際上來看,還要有很遠的一段路要走。”有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對記者直言。
據記者了解,阿里影業打造的是一個平臺,該平臺走的是電影院及電影制片商為主的電影網上宣發模式,同時還將結合電影相關的娛樂資訊向消費者線上銷售與電影相關的衍生產品。
用此前阿里影業CEO張強的話說,未來將全國電影院的售票系統全部搬上阿里云;與現有的在線售票網站不同,未來阿里強調的并非自己來售票,而只是打通系統,讓影院實現在淘寶電影平臺上的電影票銷售。
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評論說,如果阿里影業打通了整個電影的各個環節,且又有自己的平臺出入口,那整個產業鏈上的價值就不止如此。
“面對圍繞著影視行業的各個環節,在現實中完全落實目前看來有些理想化,關鍵是這些環節的每個執行層面,目前看來每個流程的落實都不是說一句話兩句話就能整合完成的,關鍵是每個環節需要的不單單是具體的執行人來執行這么簡單,阿里影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上述人士對記者直言。
上述人士對記者舉例說,就拿對影院的排片來說就需要執行者有很大的說服力,就算阿里龐大的發行團隊有疏導消費者和組織活動的能力等等,但對于阿里影業來說,是否有必要做這么大規模的線下發行也是值得思考的。
另有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說,通過補貼強行拉來的消費者,多數是體驗消費者,如果補貼結束,用戶也會隨之消失。如果采用目前的燒錢戰術,不能讓消費者粘連度有所提高,這終將會成為問題。
持續靠票補吸引終端客戶,阿里影業何時從根本上解決虧損問題?本報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