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6月11日訊 知道嗎?您愛吃的牛肉羹、牛肉丸,可能被人加了硼砂。上周,在晉江青陽街道洪宅垵社區一牛肉制品作坊,晉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查獲50公斤硼砂和近200公斤涉嫌添加硼砂的牛肉制品,作坊老板承認在加工過程中添加了硼砂。目前,作坊老板陳某因涉嫌在牛肉制品里添加硼砂被警方控制,案件還在進一步調查中。
執法人員查處現場
事件:破舊鐵皮作坊查獲大量硼砂
當日的檢查中,當執法人員走進該鐵皮作坊內部,只見地上污水橫流,散裝牛肉用塑料袋隨便一裝便直接放在地上。執法人員調查發現,這家小作坊以生產牛肉丸為主,售賣少量牛肉羹。
令檢查人員吃驚的是,在作坊的一個角落,放著一大堆標注英文的添加劑,其中一袋已拆封的塑料袋上赫然印著“硼砂”二字,標重50公斤!按照我國《食品安全法》和《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的規定,硼砂屬于有毒、有害物質,禁止在食品中添加。執法人員隨即查沒了這袋硼砂,并當場查扣了兩個大冰柜里近200公斤的牛肉羹和牛肉丸半成品、成品。
由于作坊主陳某拒不配合執法人員執法,晉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隨即聯系公安機關,將陳某帶走調查,并抽取了6批次產品送相關檢驗機構檢驗。
據陳某交代,當天執法人員出現前,已運出一批牛肉制品到附近的市場售賣,他還承認在加工過程中添加硼砂。目前,陳某已因涉嫌在牛肉制品里添加硼砂被警方控制。
查獲的整袋硼砂
行業:曾是餐飲行業的潛規則
張陽(化名)在泉州開了多年的餐館,作為一名資深的行業人士,他表示,在肉類、羹類制品中添加硼砂曾經是業內的潛規則。
但由于目前食品監管較嚴格,一般市區三星級以上酒店的自制肉制品里已經很少添加,目前加硼砂的主要是一些小作坊,而一些小型餐館的肉類、羹類食品由于直接從菜市場購買,有時候連店家自己都很難判斷是否有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