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K(沃客)理財,7次拆分,靜態12-15倍回報。”這樣的理財宣傳別信了,天上不會掉餡餅。前晚晉江市公安局連夜發出通告,福建沃客生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存在網絡傳銷違法行為,被依法查封;該公司法人代表王某妙因涉嫌違法犯罪,正在接受公安機關調查;請參與人員積極聯系警方。
警方查封沃客公司,引不少市民圍觀。(網友/供圖)
沃客理財有不少市民參與
警方:沃客涉嫌網絡傳銷 法人代表接受調查
前日在晉江金井,公安民警到商會大廈辦案,知情群眾明白沃客出事了。隨后微信朋友圈迅速傳開消息:“沃客理財被抓了不少人,騙子公司。”“那么快,周邊好多人在買。”也有朋友回復:“沃客生活,以傳銷式集資,資金補漏,暴利的投資需謹慎。”
前晚7時57分,晉江市公安局在官方微信發出通告:“根據群眾舉報,經公安機關查實,福建沃客生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存在網絡傳銷違法行為。2016年5月24日,公安機關依法對該公司進行查封,該公司法人代表王某妙因涉嫌違法犯罪,正在接受公安機關調查。目前案件正在偵查中。”
通告表示,公安機關將依法保護參與人員的合法權益,請參與人員主動將姓名、聯系方式和投資金額等信息以及要反映的問題,通過郵件發送至QQ郵箱:2231626273@,辦案民警會主動聯系,請保持通訊暢通;請不要輕信謠言,傳播謠言。
昨日記者從晉江警方獲悉,目前相關涉案人員正在接受審問。由于案情相對復雜,具體涉案金額和參與人員數量等案情有待進一步調查、通報。
調查:宣傳10倍投資回報 公司表面很紅火
此前記者致電沃客負責人王某妙時,對方表示,他們擁有各種產業。沃客相關材料顯示,沃客的理財分6個級別,每級收益都在10倍以上,他們還設置10%的推薦獎、10%的碰對獎、三代5%的碰對獎及0.5%的見點獎。據稱,投資3.5萬元,短期靜態內最高可實現收益42萬元。知情人透露,沃客曾經發展很快,投資參與人數不少,投資金額從幾百元到數十萬元。
“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福建沃客生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去年9月,獲批的經營范圍有軟件開發、互聯網信息服務等,但特別指明“不含金融、證券或期貨的投資咨詢”和“不得從事增值電信、金融業務”。
“公司很火,他們在金井還有正式的辦公場所,沒想到這么快就出事了。”市民林先生說,前幾天還與朋友討論起這個模式,朋友還表達了想參與的意愿。這類新型金融理財類產品太多了,只要提出高回報,很容易讓人動心。
獲知沃客被查后,泉州某金融界人士說:“平臺發行虛擬貨幣,讓大家購買后熱炒,本身根本不產生實際產品,怎么可能不出事?”
提醒:高額回報是誘餌 暴利投資需謹慎
對于沃客理財這種模式,一不愿具名的理財師指出,沒有只漲不跌的生意,高回報宣傳基本上是誘餌。這種類似電子貨幣資金盤不產生實際效益,上家的收益出自下家的本金,需要新投資者的資金支付回報,拆東墻補西墻,符合“龐式騙局”的特征。一旦沒有新投資者進場,資金鏈斷裂,公司就面臨崩盤,投資人血本無歸。而大量投資者受蒙蔽,在于信息不對等,不知道自己屬于“擊鼓傳花”的哪個環節,表象上一開始有利息收益,其實不知道本金早已成為他人分食的餡餅。
近期國內接連爆發幾例被列為非法集資的違法案例,專家提醒,對于購買新興的金融產品必須擦亮眼睛,雖然有些企業持有正規的經營執照,并不代表他們可以經營金融產品的買賣。“這是需要另外申請允許經營的”,另外也要看懂金融產品產生效益的方式。如果平臺無法說明資金升值的具體原因,也是比較不靠譜的。
中國政法大學互聯網金融法律研究院院長李愛君教授此前也表示,投資一要仔細查看公司信息披露是否完全;二要看資金歸集的賬戶是否銀行托管的賬戶,如果是自然人或者是平臺自己的賬戶,風險就很大;三要看投資平臺的資質是否合法;四要分散風險,建議群眾小額投資、理性投資,不要心存僥幸。
@偏偏套路得人心:前期能賺點(假象),后期虧死你,網絡的貨幣就是網絡貨幣!
@roy:不合理的回報肯定有鬼,類似教訓很多了,還是踏實賺錢比較穩妥。
@娟娟:人的貪戀走向深淵,好好整頓下,謝謝公安民警們,投資需謹慎啊。
@塵囂:天上不會掉餡餅,不要以暴富的心態去投資,全是網絡傳銷活動騙財,希望公安機關將他們繩之以法。
@ZMKM:一開始就覺得是騙人的,年回報率高達7倍,脫離了基本常識。如若現在不查,將來受害者將會遍布閩南,那時候恐怕就要出大亂子……(記者 吳水保 王宇靜 吳嘉曉)
沃客開業時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