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長樂區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勝利閉幕?;赝^去一年,長樂區用“穩穩的幸福”,書寫“為民造福”的時代答卷:民生福祉不斷改善、城市功能品質持續提升、鄉村振興扎實推進……
展望“十四五”,長樂區將接續奮斗,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長樂篇章。
重民生 各項事業穩步推進
民生項目,落點民心,著力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過去一年,長樂區教育、衛生健康、養老等民生補短板項目完成投資72.4億元,為民辦實事項目完成投資27.1億元。
向著提升教育事業之路邁進。長樂區加大薄弱校優化整合,推動教育集團化辦學,厚福中學并入長樂五中,江田中學并入長樂七中,成立漳港中心小學龍峰校區、金峰中心幼兒園東湖灣校區等。長樂五中、玉田中學等32個學校項目竣工投用。成立區教育發展促進會,募集社會資金用于獎教獎學、助教助學。
向著補齊醫療衛生短板之路前進。古槐中心衛生院新院建成投用,空港醫院、松下衛生院公衛大樓竣工,區人民醫院和湖南、羅聯衛生院新院主體結構封頂。12大類46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有序推進,長樂區獲評第五批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18個鎮街全部完成省級衛生鄉鎮創建,猴嶼鄉獲評國家級衛生鄉鎮。237家村衛生所全面開通醫保“村村通”,全省首家醫共體監管平臺落地區總醫院。
向著不斷健全養老服務之路前行。長樂區啟動1.2萬人農村居家養老政府購買服務,建成梅花鎮居家養老社區服務照料中心、文武砂東湖社區養老服務站和25個農村幸福院,椿萱樂老年公寓一期竣工,文福苑老年公寓加快建設。
向著持續深化文明創建之路奮進。城區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不斷提高,移風易俗工作成效進一步鞏固,文明鄉風逐步形成。在全市率先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全覆蓋,航城琴江滿族村、漳港百戶村獲評第六屆全國文明村,區供電公司獲評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
重生態 城市品質不斷提升
舊小區改造、公園提升、交通路網建設、供水供電工程推進……一系列動作全面鋪開,推動城市品質提升加速度。
過去一年,長樂區新一輪城市品質提升、城區“十位一體”綜合提升、機場高速沿線景觀高標準品質提升共422個項目完成投資9.27億元,營前瀛洲、航城江蓮片區改造基本完成,南山生態公園二期、洞江湖公園一期建成投用,城區牛山公園、南山生態公園棧道工程啟動建設。
交通基礎設施更加完善,長福高速、長平高速順利通車,道慶洲過江通道跨江主橋合龍,東南快速通道萬新路復線段建成。
供水供電工程取得進展,新遠航水廠、炎山泵站至遠航水廠原水管道加快建設,城區至羅聯供水管道、仙濱仙岐路供水管道等供水項目順利完成,福平鐵路110千伏松下牽引變外部供電、110千伏西區變增容、110千伏渡橋變擴建工程建成投用,220千伏阜山變電站、董奉變電站開工建設。
隨著污染防治持續推進,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提升。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通過生態環境部驗收,九大類77項生態環境保護目標任務、第二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工作有序推進,閩江流域長樂段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基本完成,閩江河口濕地生態保護提升、閩江沿線長樂段環境整治進展順利,投入7.7億元建成污水管網1066公里,17條河道清淤整治13.7公里,取締關停散亂污企業(場所)23家,植樹造林3454畝,“村植千樹”完成71個村,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8.09%。
重鄉村 振興奏響奮斗之歌
長樂區鄉村振興的新樂章早已奏響,鄉村面貌煥然一新,人居環境持續提升。
過去一年,長樂明確特色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整治等鄉村振興十大領域96個重點工作任務,鄉村振興示范試點扎實推進。深入開展“美麗長樂”大行動,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投入1.5億元新建21個、再提升24個美麗鄉村,新改建公廁49座,整治農房2050棟,梅花鎮、江田南陽村省級“十鎮百村”項目有序推進,營前長安村獲評省級美麗休閑鄉村、福州十大魅力鄉村。
落實“米袋子”省長責任制,糧食種植面積基本穩定在17.45萬畝以上。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穩定蔬菜供給、生豬生產,擴建生豬養殖場4家。特色現代農業建設取得新進展,新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16個。
長樂區相關領導表示,“十四五”期間,長樂區生態文明建設將實現新進步,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任務扎實有序推進,區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體系進一步健全,資源配置利用更加有效合理,能源結構持續優化,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打造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國內樣板城市。民生福祉將達到新水平,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收入分配結構不斷優化,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大幅提升,教育質量不斷提升,衛生健康體系更加完善,多層次社會保障、養老服務體系更加健全,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人民安居樂業。(福州日報記者 余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