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海西動漫城。
天道酬勤,日新月異。過去的一年是長樂繼往開來的一年,也必定是載入長樂史冊一年。這一年,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福州濱海新城啟動建設,長樂實現撤市設區,長樂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開啟了跨越發展的新征程。
一年來,長樂區委區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省政府和福州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緊緊抓住濱海新城建設和撤市設區這兩大戰略機遇,奮發進取、攻堅克難,加快建設環境更美、品質更好、功能更全、服務更優的新長樂,爭當福州發展排頭兵,推動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取得新成效。
福州(長樂)國際機場。陳建國攝
濱海新城建設鋪開 引擎效應不斷實現
建設濱海新城,是落實“東進南下”戰略構想的重大實踐,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重大舉措,落實國家級新區戰略的主攻方向。長樂區緊緊抓住這一歷史機遇,舉全區之力加快濱海新城建設,全面融入福州新區開放開發。
在抓征遷交地方面,截至2017年12月底,濱海新城啟動區(含防護林及下沙度假村)范圍內完成簽約1533戶,拆除1019戶,完成征交地1.1萬畝,拆除建(構)筑物面積60.09萬平方米。
項目建設方面,濱海新城現已策劃生成136個重點項目,總投資約2300億元,現已開工42項。長樂區將加快組建報批速度,健全完善一個窗口受理、最大限度壓縮審批時限、專人全程督查等審批體制。
招商引資方面,長樂區成立11支招商小分隊,建立專人專項對接機制,開展定方向、定區域、定產業招商,取得明顯成效。截至今年1月4日,中國東南大數據產業園現有注冊企業136家,產業集聚效應初步顯現。濱海新城正成為長樂新的發展引擎。
數字福建云計算中心大樓。
轉型升級步伐加快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一年來,長樂區堅持以新理念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不斷增強。
新興產業不斷壯大。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試點工程、國土資源大數據應用中心、省超算中心以及神州租車、貝瑞和康等國內知名龍頭企業陸續落地,健康醫療、大數據等高端產業從無到有,集群集聚發展。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穩步推進,功譽實業、福達智能儀表、國發重工等項目成功入駐。紅星美凱龍入駐,中天恒基廣場、萊法州文化商業中心建成封頂,佰翔海景酒店主體工程加快建設,大廣汽車城開工建設。第三產業占GDP比重首次超過30%。
傳統產業逐步提升。2017年1月~10月,規模以上紡織業完成產值1395.28億元,同比增長11.1%,千億紡織產業集群不斷做大做強。恒申合纖、長源紡織等一批龍頭企業,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擴大先進產能,持續做大做強。
長樂濱海風光。陳建國攝
改革創新日益深化 發展活力不斷增強
一年來,長樂區緊緊圍繞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深層次問題,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定不移推進改革步伐,著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為全區發展營造了良好環境。
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深入推進,在濱海新城設立行政服務分中心和規劃、住建、國土濱海分局,全面下放審批權限,并推出“容缺受理”“并聯審批”等多項創新措施,壓縮所有涉及項目建設的審批事項辦理時限50%以上;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做好第五輪、第六輪簡政放權工作,共壓縮各類審批服務事項辦理時限734天,“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事項達923項,占全區事項總數的93.9%。
長樂南山步道。趙馬峰攝
發展框架全面拉開 城鄉面貌不斷改善
2017年,長樂順利實現撤市設區,全域融入福州省會城市建設大局,城市發展框架全面拉開,城鎮化水平進一步提升。以撤市設區為契機,長樂積極對接福州市城市總體規劃編制試點,順利完成“多規合一”信息平臺搭建。
著眼改善群眾居住條件,長樂區加快舊屋區改造步伐,推進3個、總面積75萬平方米、涉及群眾4000多戶的連片舊屋區改造,營前瀛洲片區舊城改造開工建設,航城江蓮片區舊城改造啟動實施。
同時,高標準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機場第二輪擴能改造、長平高速、繞城高速建設順利推進,地鐵6號線長樂段11個站點全部開始建設,濱海新城軌道交通前期工作有序開展;營前220千伏變電站、漳港百戶110千伏變電站建成投產。濱海新城供水管網工程全面完工,濱海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完成前期工作。新建污水處理設施2個,新鋪設污水管網42.45公里。
宜居環境持續改善。全面落實“河長制”“灘長制”,積極開展“綠化長樂”行動,梳理提升城區會堂路等8條林蔭道路,完成老舊公園改造提升、城區綠化提升、機場周邊景觀提升等7大類33項綠化項目,建成南山休閑步道,加快建設南山生態公園。
長樂城區夜景。王少敏 攝
民生短板加快補齊 民生福祉不斷增進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過去的一年,長樂區始終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增進民生福祉。
扎實抓好總投資19.7億元的7大類33項為民辦實事項目,2017年1月~10月,完成投資18.9億元,完成年度計劃96%,為民辦實事項目有效落實。路網互聯互通格局不斷改善,全區普通國省道二級及以上公路比重不斷提高,南澳連接線、濱江路連接線、文浮路、溪濱路等斷頭路加快建設。公交智能IC卡收費系統成功建成,實現與福州榕城一卡通系統聯網。
加快補齊民生領域短板,策劃生成13個民生領域236個項目、總投資達1291億元的民生補短板項目清單。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全年教育支出11.72億元,其中,投入1.1億元實施校安工程。不斷優化醫療衛生服務,區醫院外科綜合大樓項目加快建設。
移風易俗成效顯著 城市文明逐步提升
自2016年以來,長樂區把開展移風易俗工作作為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強化作風建設的重要抓手,聚焦婚喪喜慶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發紅包等陋習,開展專項整治,通過建章立制、壓實責任、分類施策、強化引導等措施,有效扭轉了大操大辦等不良風氣,紅白事簡辦新辦蔚然成風,獲得人民群眾普遍好評,多家中央權威媒體先后報道長樂區的先進經驗做法。
為提升城市文明水平,長樂區圍繞創建省級文明城市的目標,廣泛開展“講文明、樹新風”活動,以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不斷深化。潭頭鎮澤里村、文嶺鎮鄭朱村獲評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榮譽稱號。
回望來時路,眺望新征程。邁向未來,新坐標已經清晰可見——2018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
新的一年,長樂區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強化攻堅、招商專項行動兩大抓手,舉全區之力加快濱海新城建設,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扎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進一步提振干部干事創業精氣神,馬上就辦、真抓實干,加快建設新長樂,爭當福州排頭兵。(文圖除署名外,由記者郭立鋒 長樂區委宣傳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