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i4ks">
  • <td id="ei4ks"></td>
  • 注冊
    閩南網 > 教育 > 招生考試 > 中考招生 > 中考政策 > 正文

    2016年福建省初中學業歷史考試大綱(全文)

    來源:福建省教育考試院 2016-01-26 16:20 http://www.vistrails.com/


    九、試題示例

    ()選擇題

    1右圖是1964年發行的郵票,郵票中的古代器物屬于

    A.青銅器

    B.鐵器

    C.陶器

    D.瓷器

    [說明] 本題屬于容易題,主要考查“青銅器”這一識記層次的知識內容,試題選取了符合學生知識經驗的郵票中的文物這一具有教育價值取向的圖片,使學生感受歷史與社會生活的聯系,增強了解歷史的興趣。要求學生從中獲取信息準確再認“青銅器”這一歷史文物,這樣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情景創設,在再現識記能力的基礎上作出判斷,實現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升。

    2.圖示法是學習歷史的一種重要方法。小燕同學根據相關史實制作了以下示意圖,其中不正確的是( A )。

    A.三國鼎立

    B.北宋與遼、西夏并立

    C.南宋與金對峙

    D.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


    [說明]圖示法往往能把較為復雜的歷史事物轉化為簡單的圖示,經過圖片的表示,一目了然。本題屬于容易題。題干把四個歷史主干知識用圖示加以呈現,設計獨具匠心,且簡潔,既考查了歷史學習方法,又體現了基礎性的原則。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林則徐

    “大丈夫為國捐軀,死而無憾!” ——徐

    “戰死者光榮,偷生者恥辱,

    榮辱系于一身者經,而系于國家民族者重。

    國家多難,軍人應當以死報國。” ——佟麟閣

    3

    以上名言歷來為人民吟頌推崇,其思想情感共同點是

    A.關心百姓的疾苦 B.關心自己名節

    C.反映了強烈的愛國激情 D.反映了清正廉潔的愿望

    [說明] 本題屬于中等難度題,本題很好地考查到情感、態度價與價值觀,且設計比較新穎。

    (二)改錯題(每小題有一處是錯誤的,請找出錯誤并加以改正)

    1北宋司馬遷編寫的《資治通鑒》是一部編年體的通史巨著。

    答案 錯誤: 司馬遷 改正: 司馬光

    21937年日本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全國性的抗日戰爭從此爆發。

    答案 錯誤: 九一八事變 改正: 盧溝橋事變(或七七事變)

    [說明] 1屬于容易題,例2屬于中等難度題,改錯題每題只應出現一處錯誤,并呈現三個知識點,由于受二個正確知識點限制,這樣只能改其中的一處錯誤,答案明確,這是改錯題的方向。

    (三)辨析題(每小題有一處是錯誤的,請找出錯誤并說明理由)

    1唐朝后期,書生王某在洛陽購買了一冊活字印刷的李白詩集。

    錯誤:活字印刷。

    答案:活字印刷品要到北宋時期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后才出現,因此唐朝后期不可能買到活字印刷的李白詩集,可買到雕版印刷的李白詩集。

    2日軍偷襲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揭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戰場的序幕。

    這種說法對嗎?請指出并說明理由。

    答案:這種說法不對。因為早在日軍偷襲珍珠港之前,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前后,日軍已對中國的東北、華北、等地區進行了侵略。

    3九年級(2)班歷史興趣小組編寫的歷史課本劇中,有一場景如下:1695年的某天,英國國王親自擬定并頒布征稅法令…… 


    對該場景小歷和小史有不同的看法(如圖),你認為誰的看法是錯誤的?理由是什么? 

    答案:小歷(或小歷的觀點)錯誤。

    因為1689年英國通過的《權利法案》規定未經議會許可國王不得征稅,而課本劇中“國王親自擬定和頒布法令”是不符合史實的。

    [說明] 1、2屬于中等難度題,例3屬于稍難題。辨析題一是辨(指出)錯誤知識(或觀點),二是析(說明)錯誤所在,本題辨析題符合要求,精心創設的情景也是允許的,將學生置于歷史情景中,巧妙地考查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判斷辨析能力。

    注意:辨析題首先要求指出錯誤(或同意、不同意的觀點),再說明為什么錯(或同意、不同意的理由),不要求展開和正反方面論述。

    (四)材料解析題

    例題 閱讀下列材料,并回答問題:

    材料一 廈門與臺灣當局控制的金門隔海相望,最近距離不足四千米,當你參加“金門一日游”時,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海的兩邊,各豎立著一個巨大的標語牌,這邊寫著“一國兩制,統一中國”,那邊寫著“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材料二

    (1)


    寶島臺灣在歷史上曾被哪兩個上殖民國家侵占過?

    (2)比較材料一中兩條口號的共同之處。

    (3)舉出中國政府實踐“一國兩制”構想的兩個成功事例。

    4)歷史上國共兩黨為中華民族的利益曾經實現過幾次合作?今天的再度握手對推動兩岸關系的發展有何積極的意義?

    答案:(1)荷蘭。 (2)統一中國。 (3)香港、澳門的回歸。 (4)兩次,答案能圍繞“有利了解,增進共識,有利統一”等有關內容的給分。

    [說明] 本題屬于中等難度題,該試題切合時政熱點,社會關注問題;體現史學的教育功能,反映歷史為社會發展、政治進步與改革服務的歷史教育思想。材料新穎、生動,貼近社會生活;四個問題之間有內在聯系,且問題之間有一定的梯度,難易適中,第(4)問體現一定的能力要求,是本題的重要亮點。

    (五)綜合題

    例題 中國是文明古國,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影響深遠。根據相關知識完成下列任務。

    【圖示解析】

    絲綢之路,無論是陸路,還是海路,都是中國開放溝通、擁抱世界的證明。

    1

    (1)1中①處是陸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應填寫的地點 。

    【圖片賞析】

    中國古代有許多舉世聞名的創造,享譽世界。

    2 3 4 5

    (2)以上圖片中哪一項發明為新航路開辟提供了有利的航海技術條件?(2)

    【史料分析】

    中國在明朝前期國力強盛,加強與海外各國的聯系。

    6 7

    (3)6和圖7反映明朝中外關系史中哪一重大歷史事件?

    (4)中國封建社會末期,為什么會出現圖7中粱啟超所說的這種現象?

    【歷史感悟】

    (5)綜合以上信息,結合所學知識,請你從中國文化對世界的影響這個角度談談體會。

    參考答案:(1)長安。 (2)指南針。 (3)鄭和下西洋。 (4)實行閉關鎖國政策。 (5)中國古代文化光輝燦爛,豐富了世界文化,為世界文明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說明] 本題屬于中等難度題,本題以中華文化為主線,用圖片的形式呈現,考查考生圖文轉換能力和表達能力,這對于調動學生平時學習時更加重視圖表功能起到了良好的導向作用。題干內容,考生容易理解,貼近考生生活實際。形式新穎、設計巧妙,在重點知識與熱點結合的背景下,將鄉土歷史與教材主干知識很好地結合起來,考查學生識記、理解、簡單運用等能力。試題既引導考生如何學習歷史,又啟發考生對歷史問題的思辨。第(3)、(4)兩個問題圍繞“鄭和下西洋”呈現梯度。尤其是第(5)問設置了一個有限度開放的問題,并非讓考生漫無邊際地談“啟示”、“看法”、“認識”,這不論對如何結合主干知識提升綜合素養或開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還是對試題的命制都具有指導意義。

    其他各科考試大綱匯總:


    責任編輯:蘇仕穎
    上一頁12下一頁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2025年河南新高考時間確定
  • 黑龍江省高考實行“3+1+2”模式
  • 2025年吉林省考分數線公布!成績查詢入口: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簪花獻媽祖,同謁媽祖,共襄盛會(視頻)
    簪花獻媽祖,同謁媽祖,共襄盛會(視頻)
    2025泉州時尚周啟幕大秀精彩紛呈(視頻)
    2025泉州時尚周啟幕大秀精彩紛呈(視頻)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安溪金谷溪岸打造“五一”限定浪漫! 看見惠安|開閩王在惠安 玩轉五一│“煥新”啦!泉州工藝美術合作 玩轉五一│千年古城邂逅非遺新潮 泉州這 省領導調研假期安全穩定工作 以變應變,閩企加快多元化“出?!?/a> 將青春奮斗融入強國復興偉業——習近平總 福建首開赴鄂貨運班列
    国产啊v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天堂无码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av超清无码不卡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