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i4ks">
  • <td id="ei4ks"></td>
  • 注冊
    閩南網 > 教育 > 專家在線 > 正文

    媒體:從“古詩詞熱”看文化自信與文化傳承

    來源:新華網 2017-02-13 09:15 http://www.vistrails.com/

    ­  當然,也有人疑惑:“中國人在日常生活中已經不使用文言文了,我們為什么還需要古典詩詞?”對此,駱玉明的回答很干脆:“倡導古體詩詞的閱讀、朗誦等,不是要復古,而是側重今天中華民族文化發展本身,詩詞的熏陶實際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潛移默化。”他說,中國古典詩詞凝聚了大量美好、文雅、高貴的文字,可以幫助人們克服對生命焦慮、不安、瑣碎,讓我們擺脫低級趣味和粗鄙惡俗。應當承認,不是每個人的工作生活,都會像詩詞中描述的那么美好,但也恰恰如此,詩詞所創作出的更美好的精神空間和詩意生活,是人們心向往之的。

    ­  “盡管時空相隔,但古詩文中蘊含的情感是貼近當下的。”復旦五浦匯實驗學校校長、語文特級教師黃玉峰說,詩文是古代文人墨客基于對心態、社會的理解進行的創作,其中包含了很多人生的共同體驗。“不管是古代人還是現代人,都對美好的事物有向往之情;當人們遇到挫折和煩惱時,心靈也同樣需要一個宣泄的出口”。

    ­  武亦姝等學子的走紅,也讓人們把目光投射到我們的教育上。毋庸諱言,傳統文化教育面臨著應試思維等現實阻力。復旦附中語文特級教師黃榮華坦言:“在升學壓力下堅持古詩文教育很不容易,高考語文一共才6分默寫分,利用背書的時間多做幾道理科題,分數可能早就到手了!”不少學生課余私下問王希明和黃榮華:“不讀中文系,有必要學這么多古詩詞嗎?”

    ­  不過,越來越多的人已經認識到,教育絕不等于分數,更不等于應試;進一步來說,也不能與《中國詩詞大會》節目中側重考驗記憶和背誦劃上等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放在更大的時間和空間的尺度上,放在人一生的范疇內,包括古詩詞在內的優秀傳統文化涵養,是更具有高附加值的教育投資,是對身心健康的長久滋養。”上海江東書院、“寶寶念詩”微信公號創始人韓可勝說。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2025年吉林省考分數線公布!成績查詢入口:
  • 2025年湖南省考成績查詢入口:湖南人事考試
  • 2025年遼寧省考成績查詢入口:遼寧人事考試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2025泉州時尚周啟幕大秀精彩紛呈(視頻)
    2025泉州時尚周啟幕大秀精彩紛呈(視頻)
    閩南網記者探班原創舞劇《海的一半》(視頻)
    閩南網記者探班原創舞劇《海的一半》(視頻)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饒雪漫做客南安職專,與學生暢聊青春: 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丨聚焦主題 “青春文學教母”首次來南采風 福州市委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 余光中之女余幼珊回鄉參訪 總投入300多萬元 豐州明志小學教學樓主 總投入300多萬元 豐州明志小學教學樓主 古老技藝進校園
    国产啊v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天堂无码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av超清无码不卡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