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誠渴望能將全部的精力投注到創業上??芍钡浆F在,他仍然沒有下狠心,徹底放棄高校教師的身份,投身市場。據他觀察,這種猶豫在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中是普遍的。
“但凡我年輕個10歲就不回頭了。”他感慨。
心理上的不安全感之外,他還有一層現實上的顧慮;放棄了教師的身份,就不再是高校圈的“自己人”了。
“技術創業最重要的是不斷更新技術、迭代產品,和學校的聯系斷了怎么行呢。”田誠著急。
最尷尬的問題往往在與投資人會面時出現——“你現在到底是什么身份?算老師還是創業者?”田誠自己也答不上來,他在心里嘀咕:就不能都是嗎?
各高校的配套措施不知何時能跟上
田誠是在《意見》出臺的第二天看到消息的。周圍的朋友們都知道他關注這事兒,有相關微信都轉發給他。
2016年3月,中共中央印發《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提出鼓勵和支持人才創新創業,研究制定高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科研人員離崗創業的政策措施。各地紛紛出臺相關政策。田誠關注的一條政策是,離職創業者可以停薪留職5年。
這一次,《意見》明確,離崗創業人員可在3年內保留人事關系。本人提出提前返回的,可以提前返回原單位。離崗創業人員返回的,如無相應崗位空缺,可暫時突破崗位總量聘用。
這意味著,他們回到高校的后路沒有被斬斷。如果創業失敗,還可以回來,“試錯”的成本并不高。在田誠看來,對于有心創業又心存忐忑的技術人員來說,這是一顆定心丸。
更關鍵的是,“留職不停薪”?!兑庖姟分赋?,離崗創業期間,依法繼續在原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繼續執行原單位職稱評審、培訓、考核、獎勵等管理制度。
這已經遠超過了他的預期。他大喜,沖去廚房通知妻子這個喜訊,還忙不迭轉發親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