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
癡迷傳統文化的“老藝術家”
采訪結束后,記者向費永泉詢問能否現場制作一枚蛋殼畫,費永泉點點頭,就從冰箱里拿出了一枚雞蛋。老伴在邊上嚷著:“你又要用新雞蛋啊。”費永泉說:“我得從頭開始做,記者才看得明白,拍得清楚。”
后來,記者才知道,費永泉在自己的床底下藏了整整兩箱的蛋殼,一箱是雞蛋殼,另一箱是鵝蛋殼。怕記者不信,費永泉還特意彎下半個身體鉆進床底,如數家珍般給記者介紹道:“這些都是我平時積累下來的干凈的蛋殼。鵝蛋比雞蛋少見,更大更白,制作蛋殼畫更好看,我都藏了起來。”他說這些話時,老伴就在客廳里望著我們,笑著搖頭。
這個思維敏捷的老人,只有在一邊制作蛋殼畫一邊回答記者提問時才會出現反應“慢一拍”的情形,有時他甚至專注得幾乎無視了外界的聲音。每當蛋殼畫做完一步,他會放下手中的活,然后抬起頭面向記者介紹下一步;又或者在制作非常重要的步驟時,開口耐心講解。
一會兒工夫,一枚普普通通的雞蛋殼便在費永泉的手里幻化成一張有模有樣的孫悟空的京劇臉譜。畫完,費永泉將這枚蛋殼畫擱置在廢棄的紙筒上晾干——如費永泉老伴所言,他制作蛋殼畫使用的材料、工具幾乎都是二次利用,格外環保。
采訪時,費永泉曾多次這樣說:“我在這蛋殼上作畫就是想能借此弘揚我們傳統戲曲文化,只要身體還行,我就會一直畫下去。”看得出來,他是真心喜愛京劇,癡迷蛋殼畫,視作品為無價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