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組父親送3歲兒子騎牛上幼兒園的照片在網絡上熱傳。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采訪照片中的父親李里了解到,他是個國學愛好者,送兒子騎牛上幼兒園,得走1個小時的路程。路途中,兒子不但可以看牛兒吃草,還可以一路聽他念詩,這是讓兒子和自己,以及自然界動物界溝通的方式。
牽牛送兒子上幼兒園。
李里在成都辦了一個國學興趣班,還在家中養了180種動物。除了每周牽牛送兒子上幼兒園外,他還常常從園子里牽出各種動物,讓跟他學國學的孩子們騎上去游逛。
走紅網絡
騎牛上學讀詩聊天
李里說自己是個“國學控”。從16歲那年開始,他穿上一襲粗布長衫,“就再也脫不下來”。喜歡國學的他,認為要在衣、食、住、行上全面融入。于是,他在院里栽上郁郁蔥蔥的植物,從路邊救回一只只受傷的動物,將家里打造成了庭院風格。閑暇時,他總會騎上牛,體會曾經的慢時光。
去年冬天,李里的兒子開始上幼兒園。第一天入園,由妻子開車接送。然后李里突發奇想,問起兒子:“小敏,要不要騎牛去上學呀?”
沒想到,小敏連聲說好。李里樂了,牽出180斤的水牛,在牛鼻子上穿過一條繩子,再在牛背上搭上墊子,教兒子騎上牛背,帶上鏟子,出發了。一路上,他和小敏聊著天,教他讀詩。而牛兒也不閑著,時不時地伸出腦袋,吃路邊的樹葉、地上的野草。就這樣,父子倆走了1個小時,才抵達離家3公里遠的幼兒園。
見小敏高興,李里便常常牽著水?;蝮H,載小敏去幼兒園。后來,小敏有時會主動要求讓爸爸送他上學,李里明白了,“是想騎牛,因為媽媽只會開車送他”。雖然騎驢只用40分鐘就能抵達,但是小敏還是喜歡騎水牛,因為“牛兒更聽話,走得更穩”。慢慢地,牛兒也跟小敏熟了,“開始懂得保護小敏了。”有車開過、它在避讓時候,還會刻意保持軀體平衡,不讓小敏摔著。
現在,每周,李里都會抽空讓孩子“體驗這種人、物、自然統一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