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很多年里,中國經歷著眾所周知的人口大遷徙。遷徙對社會的影響體現在很多方面,包括人們對故鄉的認知。今年春節,我們請幾位90后年輕人寫了寫他們眼中的故鄉。這些作者自小親歷了遷徙的過程,對“鄉愁”的理解,明顯與父輩不同。
圖片來源:網絡
-------------------------------------------------
脫離故鄉引力
我一直認為,自己似乎沒有資格對故鄉評頭論足。
11歲離家求學至今,我的步子越來越遠,踏上過父輩從未涉足的諸多土地。我在巴塞羅那睡過陌生人的沙發,在清冷的雨天搭過從巴黎到布魯塞爾的便車。但無論身在何處,每一年結束之際,仿佛程序歸零般,我一定會被拽回到地圖上一個不知名的起點,坐上顛簸的三輪摩托車,穿過鄉間塵土飛揚的小道,在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中爬到雜草叢生的墳前,給列祖列宗叩頭作揖。
然而,這樣的舉動,越來越像是一個例行的古老的儀式,而非保持我與故鄉之間若有若無的聯系。不得不承認,在老家,如今我更像是一個短暫停留的異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