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憑語言就業非常被動
張越(化名)于2010年至2013年赴意大利留學,因為一直對足球感興趣,所以返華后在恒大集團足球預備隊從事翻譯等相關工作,不久之后,因工作與理想差距較大,并且父母希望其回到北京發展,便于2014年前往北京某國有汽車股份公司應聘并最終入職,現在擔任該公司經理,主要工作是協調與意大利企業進行車輛制造相關項目的洽談。
張越表示,很幸運當時企業正在走國際化路線,正好需要相關專業人才,所以正巧和自己“無縫對接”了。那段時間張越經常在意大利和中國兩地往來,通過不間斷地溝通,使兩地企業迅速建立起了聯系,得到了各方面的認可。薪資待遇也在穩步提升,當時張越相信憑借自己的勤奮,汗水終究會得到回報。
本以為工作會順風順水地進行下去,可令張越沒想到的是隨著意大利經濟環境地持續不明朗以及中國經濟形勢變化,項目進展并不順利,始終未能取得實質性進展。
隨著張越于2016年結婚成家,因為需要兼顧家庭和事業,所以出差的時間明顯減少。同時,他所主攻的項目最終沒能達成成果,心灰意冷的張越開始考慮尋找新的工作。但對于新工作的方向,張越顯然還有一些“糾結”,“我還是希望能夠從事意大利語相關領域的工作。在大學實習期間我曾經在相關媒體行業實習,但是我發現這份工作不是特別適合我,所以雖然有這類企業曾找到我,最終我還是拒絕了。”另外,對于具有外語優勢的人來說,語言培訓領域通常也是就業的一個不錯的選擇,但張越對此有自己的看法,“我有朋友在意大利從事藝術培訓工作,現在各種培訓機構如雨后春筍般成立,質量良莠不齊,整個大環境不是太好。”而赴各種翻譯機構任職更是張越不會考慮的工作。張越戲言,“從事純語言類的工作猶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歐洲整體環境不太穩定,無疑給了相關就業者更多挑戰,張越表示,“歸根結底,還是經濟環境太差了。我前一段時間出差去意大利,發現之前的很多門店都關門了。”張越稱,雖然陸續有一些知名的外資企業和國企招聘,但或是因為薪資問題有差距或是工作地點較遠,或是因為工作內容有差異,他最終都放棄了。而且考慮到家庭因素,換工作所承受的壓力也比較大,所以他一直都是比較慎重的。
張越表示,之前沒想到現在的就業環境壓力之大,而曾經稀缺的小語種,隨著中國師資力量的不斷壯大,相關人才培養正逐年增多,中國國內市場似乎已經趨于飽和。而張越也在一直留意北京的招聘信息,發現適合的工作并不多。
對于出國留學,張越表示,“一定要慎重,要選擇好專業,通過綜合衡量再決定是否去留學,要去哪個國家的學校深造。”他同時表示,留學最重要的還是語言關,所以去之前一定要把語言學好。而且留學期間不能偷懶,要充分利用有限地時間學習。
對于下一份工作,張越有自己的期許,“我本身性格比較外向,想在國際貿易方面發展,畢竟我已經在意大利聚集了一定的人脈資源,如果放棄還是覺得非??上?,而且畢竟學習了這門專業,對于意大利文化和與意大利人交流溝通都比較了解,相比其他人更有優勢。而坐辦公室不是我所追求的生活,感覺現在就像在過60雖的退休生活。”
張越表示,想要出類拔萃自身素質還要過硬,目前他正努力在工作之余學習金融貿易相關知識,希望在未來工作上能夠派上用場。而只憑語言會非常被動。
張越些許無奈地表示,成家之后需要考慮的方方面面就更多了,不能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而做貿易明顯南方更有發展潛力,但是他暫時還不會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