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題揭秘
試題總體難度適中
想得高分不容易
專家認為,為使考試達到既能考察報名者整體素質,又具有一定選拔性的目的,題目在設置方面可謂煞費苦心。一方面要求考生對國家的方針政策、熱點時事有所掌握。另一方面,考試對報名者的潛在能力也有所涉及。
上午11點,綜合知識考試結束,從考場走出的小周感覺還不錯。“民法典編纂、共享經濟、國家監察體制改革……不少時事熱點都在考卷中亮相。”小周回憶說,印象最深的是資料分析題,“關于數據的同比環比增長,我覺得我答得還可以,都在準備階段做到過類似題目。”
另一方面,不少考生告訴記者,考試引用的材料很鮮活,其中涉及到法律常識的較多。“感覺押錯題了,但試題總體難度適中,想要得高分也不容易。”
在下午的申論考試結束后,受訪考生告訴記者,今年國考申論共給了5篇材料,有5道題目。材料內容包括中國制造2025、智能經濟轉型(機器人產業)、生活工業產品的智能化、想象力經濟,而最后一道“大作文”的題目是考考生對“科技、藝術、古文化都對想象力起著重要的作用,是想象力的源泉”這句話的理解,范圍不限。“這些內容平時都有聽過,但并非系統深入了解,要經過自己的理解后寫出來有點難。”
針對此次國考試題,長期從事相關培訓的專業人士評價,為使考試達到既能考察報名者整體素質,又具有一定選拔性的目的,專家組在題目設置方面可謂煞費苦心。首先是要求考生對國家的方針政策、熱點時事有所掌握,“一點兒都不關心國家大事的人,怎么代表國家宣講政策?”另一方面,考試對報名者的潛在能力也有所涉及,“比如處理應急突發的能力,不然你報考那些執法大隊或者窗口單位,這方面的能力怎么能缺?”
該人士坦言,“主要考的還是考生的整體素質和潛在能力,更在乎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而非考前突擊。”
成績查詢
合格分數線有所區別
明年1月查成績
按照此前發布的招考公告,此次國考公共科目筆試結束后,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公務員局將研究確定最低合格分數線。省級以上職位和地市以下職位合格分數線會有所區別。
同時,西部地區和艱苦邊遠地區職位、基層職位和特殊專業職位等,在劃定最低合格分數線時將予以政策傾斜。
2018年1月中下旬,考生可憑本人身份證號和準考證號登錄考錄專題網站,查詢公共科目筆試成績、最低合格分數線和進入面試人員名單。筆試成績公布后,中央公務員主管部門將根據《招考簡章》確定面試人員比例,面試具體時間由招錄機關確定,一般在2018年3月底前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