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縣虎邱鎮白石巖介紹
白石巖仙公殿
白石巖仙公殿石室 游擊隊養傷的石洞
鷹嘴石 安溪第一石——水澆石
白石巖又名白胸石,因巖石胸白而名。萬歷年間,善奇術而好游者裴昔明游至安溪境內宮板墟,眺望龍蹝山之氣魄雄偉、云繞霧繚、云霧明滅、間或可暏、冷光乍泄、竊以必有祥瑞之揚,趨之蓋巨石胸凹色白冷光者乃折射日光之故。(縣誌載有:此石略似人形,胸凹色白,風麗難至,石繞則雨,靈驗至極,譜記此富山識,白石山高,虎巖蹟龍,委婉綿延)進而視之,早有鄉人置伏羲神農神龕于此,環周視之,草木間皆有蓊蔚洇澗之氣心竊喜,遂舍之。后收徙數人,于此間廣布恩澤惠及黎民。帝仙顯圣,有求必應香火鼎盛沿襲至今
“白胸石”位于藍溪南側為南山本龍蹝山脈高山的龍山秀水叢林之中處。相傳元末年間(崇禎十一年,公元一六三八年)一神童在白胸石處降基而出高呼:神明仙公要入駐此聖地,派建巖寺指高丈二為界,聖水出自石縫佛座邊沿,飲者仙公能解百毒千病之災,玩游得者也。時有善男信女奮力個月建成仙公神寺(殿),值此埾地白色大巖石天然而成的神寺(殿)便名為“白石巖”。
白石巖仙公寺(殿)建成后,多方弟子日夜兼程至此香拜佛,求得仙公保佑。爾后,傳于河南商丘陳宗生(化名)和和尚不遠萬里來到白石巖聖地守駐,便是日千人朝拜,白石巖仙公路路石光滑如鏡,深得馬來亞、新加坡、香港和鄰鄉近里萬眾弟子所信任和擁戴。陳宗生和尚養家犬,十分精靈,時常出入于大坵田、墘尾農家,為該和尚帶火靈(地瓜藤浸物)引火和物品到白石巖給用。有一次因火靈燃燒燒身而喪生。陳宗生和尚為其吊喪一個月。該巖寺歷史悠久,歷經四百年的風雨蒼桑,寺殿倒塌,競遭文革浩劫,寺殿被毀,現僅存一墻基石。近年來,白石巖仙公神寺(殿),眾人供奉到位,祈求仙公保佑,全望神明指點,居家平安,心想事成,恭喜發財,萬事如意。
白石巖仙公聖地佛光普照,天然地形地貌鑄就優越條件的旅游風景區。在建籌建工程規模宏大,長達六公里的雙車道水泥道路工程已完工,巖前空中梭道往返貫穿于大坵田廣場,巖沿龍蹝山脈的六百米走廊至山后尖峰,享有白石巖賓館、商場、百花園、蒙古包;高山出平湖的人工游泳池、棋牌樓;尖峰正面來鋼造道路安全險要,在龍蹝山的兩只龍眼光下而過,盡享四面八方的夜光色彩。綠色莊園環繞聖地,真是旅游觀光,娛樂生活,延年益壽的上等服務區。風光無限好,只道君來朝。
地址:安溪縣虎邱鎮湖西村
電話:13774821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