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6·5世界環境保護日倡議單位展示——
加快“清新泉州”建設·暢享“綠色生態”福利
——永春縣一都鎮黨委、政府(宣)
一都鎮位于永春縣最西部,離縣城九十六公里,東經117°48′,北緯25°27′。東鄰橫口鄉、下洋鎮,西與漳平市象湖鎮毗鄰,南與安溪縣劍斗鎮、桃舟鄉交界,北與大田縣吳山鄉、謝洋鄉接壤,是三市四縣七鄉鎮的結合部??偯娣e191平方公里,是永春縣面積最大的鄉鎮,地處戴云山脈的延伸部分,層巒疊嶂。主要山峰45座,以陳斗岐為最高,海拔1344.2米。土地肥沃,適宜林木生產,植被覆蓋較好。溪澗遍布,主要溪流一都碧溪,由西北向東南注入安溪的清溪,是晉江西溪發源地之一。
一都之名,始自元代,當時全縣劃為25都,這里為一都,沿用至今。宋至清時,屬宣和鄉民蘇里。民國時期劃為第四區、一都鄉、榮義鄉。新中國解放后與橫口、下洋合為第一區,后稱一都區,1958年3月劃原一都為一都鄉,1958年10成立一都人民公社,后于1984年撤社建鄉,1992年改為建制鎮,鎮政府駐地仙陽村中坂街。全鎮分為14個行政村,105個村民小組,60個自然角落,總人口16873人,其中農業戶3732戶,16120人,非農人口753人。永(春)漳(平)線橫穿東西方。已鋪設柏油路面,全線42km。分叉的鄉村通達公路計50km,已實現村村通公路。
一都以農、林業生產為主。全鎮土地面積27.4萬畝,其中林業用地23.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81.4%。林業資源十分豐富,盛產杉、松、毛竹和其他雜木,現有森林蓄積量68萬立方米,毛竹林32638畝,總立竹494萬株,是全縣主要林區。這里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常青。常年平均溫度18.4℃,全年無霜期280~30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700毫米。全鎮耕地1.25萬畝,以種植水稻為主,2001年全鎮糧食總產量5545噸,農業總產值6070萬元,水果總產量6350噸,茶葉總產量175噸,肉禽蛋總產量790噸,農民人均純收入3780元。經濟作物有茶葉、柑桔、人參果、枇杷等,土特產有香菇、紅菇、茶薪菇、白背木耳、竹涼席等。
岱山,一都的旅游勝地。山體峻秀,物種豐富,山上森林覆蓋,四季如春,樹奇石怪,百鳥歡飛,清泉汩汩,樹種多達300種,山中有岱山巖,始建于宋,興于明,有豐富的旅游資源。有“古道卵石”、“幽閑亭”、“望洋樓”、“險壁行”、“朱子洞”等旅游景點。此外,山中還有許多富有特色的人文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