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合作伙伴──詔安縣白洋鄉黨委、政府介紹
一、鄉情概況
詔安縣素稱福建“南大門”,白洋鄉位于詔安西南部,地處閩粵交界,北連八仙山麓,南與深橋鎮毗鄰,西鄰廣東省饒平縣。全鄉下轄15個行政村(其中汀洋、深湖村為少數民族--畬族聚居地),土地面積53.6平方公里,人口2.96萬人,戶數7250戶。地理優越。地處省道詔平線西側,距三百門萬噸深水碼頭25公里,距漳詔高速公路詔安南入口處7公里,距國道324線為5公里。詔安段火車站點設在白洋、西潭、建設三個鄉鎮的交界處,站點周邊規劃的工業、物流區大部分在我鄉境內,規劃中的國道連接站點的連站大道有二分之一多的路段穿境過我鄉。以陽山、湖美、白石等村為主的開闊地帶達5000畝。白洋鄉地勢平坦、交通方便、區位優勢突出,是縣開發區計劃盤子西擴的腹地。資源豐富。全鄉共有耕地24998畝(其中水田10647畝,旱地14351畝),山地近5萬畝。西北部群山起伏,形成丘陵地帶,東南部屬于西溪流域的沖積平原,全鄉水利灌溉工程發達,新動工投建的白洋鄉土地整理項目,總投資1224萬元,規劃面積6128畝。白洋鄉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兼海洋性氣候,暖熱濕潤、土地肥沃,是建國以來唯一獲得國家級新名茶——八仙茶的發源地,也是詔安縣重要的水果、茶葉、蔬菜、蘑菇和花崗巖生產基地。緊跟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步伐,邁步新農村建設錦繡前程,謁誠歡迎海內外有志之士到白洋鄉投資興業。
二、工業發展
近年來,白洋鄉大力實施“工業興鄉”戰略,狠抓發展工業各項措施的落實,工業發展活力增強。2006年,全鄉工業總產值預計為8442萬元,年均增長14.6%,新增規模企業5家,夏農果蔬、茗山石材等一批企業融資擴產規模上檔次,拉動全鄉經濟總量的壯大。招商引資領域不斷拓寬,促成一批外資項目生成、落地、成長。外資項目實現零的突破,引進總投資800萬美元的臺資企業夏農(詔安)果蔬有限公司,參加2004年漳臺經貿懇談會簽約,注冊資金139萬美元,年創產值2100萬元;引辦詔安縣廣廈石材廠,總投資1000萬元,年創產值1100萬元;引辦詔安縣天成建材廠,總投資500萬元,年可創產值510萬元。果蔬加工、建材生產等產業逐步發展成為白洋的優勢產業。鼓勵一批茶葉作坊和蘑菇、蔬菜腌制廠進行聯營合作、股份合資,整合民間資金擴大生產,產生規模效益。全鄉現有民營企業9家,民營經濟逐漸成為我鄉新的經濟增長點。
三、城鄉建設
近年來,白洋鄉全面興起水泥路建設熱潮,形成以漳詔鐵路客貨運站為結點向各村輻射,并連接國道324線、省道詔平線、漳詔高速公路等主干道四通八達的公路網。全鄉公路里程總長34公里,截至2006年,修建水泥路總長達33公里,總投資1495萬元,占鄉村道路總長的94.7%。
四、特色文化
白洋鄉民風純樸,文化氛圍濃厚,民間藝術歷史悠久,素有“戲劇之鄉”美稱。訖今已有200多年歷史的鐵枝木偶,全國僅在白洋鄉得以流傳下來,全鄉現有木偶劇團15家,演藝人200多名,長期活躍在閩南和粵東一帶,成為地方戲劇一支奇葩。電唱潮劇文化一技獨秀,全鄉有電唱劇團35家,帶動著群眾性文化生活朝健康向上的方向發展。
五、支柱產業
漳臺農業合作開發果蔬示范園。夏農(詔安)果蔬有限有公司是臺商林永添先生獨資創辦的外資企業,總投資2000萬元人民幣,主要經營臺灣大蔥、青蔥、紅蘿卜、卷心菜等蔬菜的種植和保鮮加工,產品出口日本、臺灣以東南亞等地。公司蔬菜基地1500畝,速凍加工廠占地50畝,配套收購車間、生產加車間和冷藏庫等,年產優質蔬菜2400噸,創產值3000萬元人民幣。寶興山花崗巖生產基地。位于白洋鄉玉樓村境內,蘊藏優質花崗巖40多立方米,質地結實、紋色明亮。從事花崗巖開采加工的廣廈石材公司,總投資550萬元人民幣,配備有大型開采機械、運輸機械、成料切割研磨機械等,年產成型優質石板材和方料4000萬立方米,產品用于室內外裝修和園林建筑等。八仙茶種植加工業。八仙茶因在白洋鄉汀洋村境內的八仙山培育成功而得名,全鄉現有茶園1000多畝,年產AA級茶青50萬公斤,目前有初制茶坊近百家。龍頭企業汀洋八仙茶廠,在八仙山麓開發綠色茶園,引進揉茶機和搖青機等機械設備,生產的“鶴靈峰”八仙茶在國內外茶葉質量評比賽事中屢獲殊榮方興未艾的“訂單農業”。冬季農業綜合開勢頭良好,全鄉種植蔬菜1萬余畝,形成“塘西、橋安的芥菜,陽山的大蔥、馬鈴薯,深湖、玉樓的番豆,汀洋、白石的蘑菇”等“一村一品"的良好區域產業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