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水思源
“今年天旱,如果沒有晉江送水過來,金門人的日子不知怎么過?”近日,在金門縣金湖鎮經營餐廳的陳國全感慨道。
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2018年8月5日正式通水,至今已4年多。記者從福建晉金供水有限公司獲悉,截至9月30日,福建向金門累計安全供水1518天,持續提供優質水量達2281.2萬噸,日均供水1.5萬噸。福建向金門供水占金門縣自來水廠日常供水總量的73%,金門民生用水中地下水的占比從68%降至14.3%。
金門供水工程水源地———龍湖 賴進財 攝
金門淡水資源匱乏,在兩岸正式通水以前,金門生活生產用水無法得到保障,缺水是老一輩金門同胞縈繞心頭的“噩夢”。
金門與晉江,隔圍頭灣相望,最近處僅5.6海里。長期受困于資源性缺水的金門民眾,深懷從大陸引水入島的夢想。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就十分牽掛金門同胞的飲水用水問題,對福建向金門供水工作,從提出論證到具體措施,多次部署、親自推動。1995年,兩岸提出從福建向金門供水的構想。兩岸相關部門和專家曾提出了從廈門、泉州等地向金門供水等多個方案。最后,由晉江向金門供水的方案獲得各方認可。
金門退休教師李德金說:“兩岸通水解救了金門,做人要懂得飲水思源,懂得感恩惜福。”金門金沙鎮黃里長表示,過去農民都會焦慮沒有雨、缺水影響收成,“現在看到家里的水龍頭打開就有源源不絕的自來水,生活用水和農作物灌溉都有了保障,心里別提有多踏實了”。
金門供水工程水源地———龍湖 賴進財 攝
推進“應通盡通”
歷經23年,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持續推進。2015年7月,福建與金門簽署供水合同;2015年10月,大陸段率先開工;2017年11月,海底管道全線貫通;2018年5月,雙方進行聯合測試,具備通水條件。為讓金門同胞早日喝上家鄉水,從國臺辦、水利部到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各相關部門和群眾,均全力支持。
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由取水泵站、陸地輸水管道和跨海輸水管道三部分組成,取水于晉江龍湖。龍湖面積1.6平方公里,總庫容405萬立方米。水源由晉江金雞攔河閘引水至龍湖水庫,經龍湖抽水泵站抽水輸水至圍頭入海點,再經海底管道輸送至金門。
2018年8月5日金門代表團赴晉江共賀順利通水。
4年多來,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確保龍湖常年保持不低于Ⅱ類水質。今年該工程獲評我省“閩水杯”水利優質工程金獎。
福建晉金供水有限公司總經理洪佳興告訴記者,公司采取在線監測設備24小時實時監測、實驗室人工檢測、專業機構檢測三管齊下的措施保障水質,水質日檢10項、月檢25項、半年檢80項的檢驗結果均滿足供水要求。2021年,水質檢測項目16個指標的標準化、規范化提升建設通過水利部國科司驗收。
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已成為推進“小四通”工作的樣板,為實現兩岸“應通盡通”樹立了典范。
近年來,福建向馬祖通水,與金馬通電、通氣、通橋項目均在向前推進。通電方面,廈門望嶝、迎賓兩個電源點已開工建設;通氣方面,福建側已具備船運供氣條件;通橋方面,向金(門)馬(祖)通橋項目已形成規劃和工程技術方案,并納入國家公路網規劃建設。(記者 陳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