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策劃布置的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主題展正式向公眾開放。開放首日共有800多位市民觀展,感受世界遺產的獨特魅力。
市民參觀世界遺產大會主題展。記者 池遠 攝
本次主題展展廳位于海峽文化藝術中心歌劇廳,面積約2700平方米。分為“全球世界遺產風采”“世界遺產在中國”“世界遺產在福建”三個展區。展區分別以世界藍、中國紅和福建綠為主要色彩,展現不同地區世界遺產的獨特風采。
初進正門,面對的便是“全球世界遺產風采”展區,該展區采用環繞式布局,展示89個世界各國遺產地。
“世界遺產在中國”展區位于展廳兩側,展現我國在世界遺產保護方面的新思想新理念及55處位于中國的世界遺產。天壇造型的展示平臺前,展出了定點實時監測預警平臺,實時顯示世界遺產的車流、人流情況等,展示我國在世界遺產保護方面的經驗與成就。
向著歌劇廳方向前進,市民們便能找到“世界遺產在福建”展區。展區正門,一座威武雄壯的“振成樓”大門分外顯眼。據悉,振成樓以富麗堂皇、內部空間設計精致多變聞名四海,被譽為“土樓王子”。本次主題展,策劃人員別出心裁的在展區現場還原了振成樓大門,讓市民感受土樓風采。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主題展還專門在福建展區內開辟了福州展區。步入展區,市民游客可深入了解三坊七巷與海上絲綢之路(中國段)兩大已列入中國世界遺產預備名單的福州項目,以及福建船政文化史跡、永泰莊寨等我市正推進的重要遺產申遺工作。展區現場更結合白墻灰瓦、馬鞍墻、油紙傘等諸多福州元素,展現福州傳統文化魅力。
19日上午,記者在展廳看到,不少市民帶著孩子參觀主題展,讓孩子對文化遺產建立起初步的認識。
小學生余謹澤在媽媽的陪同下觀展,他在世界遺產展示板前流連忘返。余謹澤說:“這些遺產里我印象最深的是北京故宮。我原先以為故宮只是一座宮殿,現在才知道它原來那么大,蘊藏著無窮的人類智慧,也是中華民族的瑰寶與驕傲。”
還有結伴而來的三五好友和退休夫妻,一邊看一邊討論,“這個我知道,“四菜一湯”,特別出名。”“世界遺產監測,能了解世界遺產的保護情況,真的很神奇!”
展覽現場設置了簽名墻,供參展市民簽名留念。專程趕來觀展的潘女士簽下了自己的名字,她說:“這次世界遺產大會,讓世界認識福州,也讓福州認識世界。希望福州以世界遺產大會舉辦為契機,多向市民普及世界遺產的相關知識,讓我們共同感受自然和文化遺產的魅力。”(福州日報記者 阮冠達 林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