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i4ks">
  • <td id="ei4ks"></td>
  • 注冊
    閩南網 > 專題 > 專題新聞 > 正文

    青海累計減少貧困人口超五十萬人 產業發展快致富路正寬

    來源:人民日報 2020-09-17 17:07 http://www.vistrails.com/

      “山高高不過鳳凰山,花美美不過白牡丹,我和尕妹見不上面,苦日子啥時能過完……”

      青海“花兒”這段唱詞,道出高原人的熱情奔放,也道出這片土地的落后貧瘠。高原、高山、高寒,艱苦惡劣的自然條件下,“貧困”二字一度成為青海的標簽。

      截至2019年底,青海省累計減少貧困人口53.9萬人,基本實現絕對貧困“清零”目標。眼下,從易地搬遷的嶄新面貌,到鄉村旅游的熱火朝天,再到光伏扶貧的不斷探索,還有產業扶貧持續發力……脫貧成了新生活的起點,致富成了心心念念的目標。

      記者一路走過三個村莊,深感鄉親們如今的好日子就像格?;ㄒ粯?,盛開在高原,更盛開在他們心中。

      興??h安多民俗文化村

      易地搬遷,搬出美好新生活

      “當時家在后山上,三塊石頭支口鍋,四面禿墻搭個窩,娘仨的生活全靠親戚接濟。”回憶起丈夫離去后自己獨自拉扯兩個女兒的日子,興??h安多民俗文化村村民拉毛吉幾度落淚。

      2018年,以草場和牛羊入股合作社,拉毛吉和女兒搬到了安多民俗文化村。當保潔員、打臨時工、享受合作社分紅,不僅全家順利脫貧,大女兒還考上了青海大學。“去年收入有4萬多元呢!”拉毛吉樂開了花,“樹挪死,人挪活,這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

      “十三五”期間,青海在全省1249個村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項目,搬遷安置農牧民群眾5.2萬戶、20萬人,居住條件得到歷史性改善。安多民俗文化村就是一個縮影。

      這個占地1500畝、總建筑面積6萬多平方米的嶄新社區,解決了5個鄉鎮、1200戶農牧民的居住問題。體育場、衛生所、商鋪一應俱全,集鄉村旅游、餐飲住宿為一體的“鄉土人才孵化中心”,更成為亮點。這不,一樓大廳里,一場帶貨直播正在進行。

      “這是來自海拔4000米的牦牛肉,綠色健康。”鏡頭前的小伙子叫洛加太,流利的普通話,帥氣的外表,輕松幽默的表達,剛一上線,就吸引了300多名粉絲前來“圍觀”。

      洛加太兩年前大學畢業,本想回家鄉大干一番,可既沒資金,也沒技術,一籌莫展之際,網絡直播讓他找到自信:“除了自己能拿提成,還可以推介家鄉特產,我很喜歡這個工作。”

      “下一步,我們將加強與機關、企業開展用工對接,拓展家政服務等22個工種的用工渠道,增加安置點農牧民收入,確保‘兩條腿走路’,強化后續產業發展路徑。”興??h扶貧開發局副局長梁宗孝說。

      共和縣廿地鄉切扎村

      光伏扶貧,村民吃上“陽光飯”

      “現在的生活真好!”站在寬敞的院子里,56歲的拉吉加對記者說。走進客廳,古色古香的藏式沙發,嶄新的雙開門電冰箱,電視墻上擺放著家人合照,非常溫馨。

      “以前住的是山上的土房子,土墻開裂,搖搖欲墜,連一件像樣的家具都沒有,喝口水都得騎馬去幾里外的地方取。”拉吉加連連搖頭,“草場的草長得不好,靠養牛羊,一家人糊口都比較困難。”

      2017年8月,拉吉加響應政府號召,搬到共和縣廿地鄉切扎村,從此過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拉吉加掰著指頭算了一筆賬:“去年,打工收入、草原禁牧補貼、光伏分紅等加起來,超過三萬五千元。”

      “村級光伏扶貧電站,讓村民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廿地鄉政府干部李毛才讓接過拉吉加的話頭,電站發電收入,六成用于發展村集體經濟,四成用于支付公益性崗位工資,“村集體在國道邊投資建酒店、商店、餐廳,發展旅游;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實現穩定脫貧致富。”

      切扎村的電站,位于幾十公里外的海南藏族自治州村級光伏扶貧電站園區。藍天白云下,青青草原上,一片片藍色的光伏電板一直延伸到遠處山腳下,有如波光粼粼的海洋,蔚為壯觀。

      “園區包括5個縣級、11個村級光伏扶貧電站。”海南州扶貧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代合樓介紹,截至今年7月底,累計發電1.33億千瓦時,總收益近1億元,每個村級光伏電站收益由多個貧困村共享,由此帶動全州173個貧困村平均每村增收超過57萬元。

      青海地處高原,光能充足,青海搶抓政策機遇,大力發展光伏扶貧產業,促進貧困群眾穩定脫貧、持續增收。目前,全省累計建成光伏扶貧項目總裝機規模73.16萬千瓦,年發電產值預期8.8億元,扶貧收益5.7億元,帶動7.7萬戶28.3萬貧困人口吃上了“陽光飯”,占全省貧困人口的52.5%。

      貴德縣河陰鎮團結村

      鄉村旅游,秀出幸福高顏值

      各種花卉競相綻放,9棟獨立歐式七彩木屋掩映在山水之中,游人絡繹不絕……這里是坐落在貴德縣河陰鎮團結村的美地花田農場。

      幾年前,村兩委班子引進青海三兄弟生態農牧科技有限公司,推動流轉土地2380畝,打造美地花田農場鄉村旅游項目。“平均每天接待游客500多人次,收入達2萬元左右。”公司副總經理杜海勇說。

      “旅游生意紅火,村民的土地流轉費、工資以及貧困戶年底分紅就有了保障。”村支書羊壯太說。這種“公司+基地+家庭農場+農戶合作社”的模式,帶動團結村及周邊村落發展生態觀光旅游、生態種養殖產業。2016年,扶貧開發局將團結村周邊6個村,25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共836人的產業到戶資金注入美地花田農場。“企業有了雄厚資金發展壯大,同時,產業扶貧項目讓貧困群眾多了一份收入。”貴德縣扶貧開發局負責人劉忠華說。

      卓尕是團結村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在農場務工近兩年,家里有上學的孩子、生病的媳婦和老母親,每月3000元的工資收入,年底還有分紅。“家門口就能有穩定的工作,真好!”卓尕心里很踏實。

      據青海省扶貧開發局局長馬豐勝介紹,青海全省共有208個村通過發展鄉村旅游,實現整體發展、穩定增收。截至去年底,全省有1.5萬戶、5.3萬貧困人口通過發展旅游脫貧致富。

    原標題:青海累計減少貧困人口超五十萬人 產業發展快 致富路正寬(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責任編輯:柯金定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頻道推薦
  • 澳大利亞警方繳獲逾1噸可卡因 逮捕5名嫌疑
  • 美國加州州長:當前關稅政策“可能令美國喪
  • 多家銀行發布公告 嚴禁信用卡套現“炒金”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泉州狀元街“妙音音樂盒”街藝表演,樂音繞梁(視頻)
    泉州狀元街“妙音音樂盒”街藝表演,樂音繞梁(視頻)
    簪花獻媽祖,同謁媽祖,共襄盛會(視頻)
    簪花獻媽祖,同謁媽祖,共襄盛會(視頻)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今天(5月11日)油價調整最新消息:油價 全產業鏈布局加長加密!古雷石化“產業雨 無需戶口本!婚姻登記全國通辦首日 福建4 螞蟻莊園今日答案最新:以下哪部著作被稱 習近平結束對俄羅斯國事訪問并出席紀念蘇 鐵肩擔道義,歷史鑒未來——中共中央政治 舉重亞錦賽:張海琴完美表現刷新世界青年 濫征關稅政策加劇美國經濟不確定性
    国产啊v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天堂无码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av超清无码不卡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专区